我市各界团体积极开展学雷锋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

2015-03-06 10:02: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市各界团体积极开展学雷锋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闫璟)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2周年纪念日,市文明办牵头组织我市各部门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学雷锋教育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学习雷锋感人事迹,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有道德的人。

    当天一大早,天空飘着雪花,寒风吹得人直哆嗦,临汾春秋出租车公司雷锋车队志愿者们冒着寒风在临汾西站义务打扫,为建设美丽临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市区平阳广场,市妇幼保健院、临汾莉轶糖尿病医院分队、市第二人民医院、临汾蓝天救援队开设了服务点为过往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为市民讲解急救知识。在双拥社区老年活动室,临汾老龄志愿者与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志愿者为该社区群众进行免费义诊,帮助他们测量血压,把脉问诊,得到了群众的连连称赞。尧都区老年大学夕阳红公寓里,市文广新局为老人们举办了文艺演出活动,舞蹈、蒲剧给老人们带去了欢声笑语,还博得他们的阵阵掌声。
    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希望大家把这种义务活动变成常态化、制度化,时时刻刻都要把雷锋精神弘扬起来,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同时要扎实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等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文明交通、便民利民等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与雷锋精神同行

    “请先到那边量血压,后到这边号脉!”3月5日早上9点,位于市区解放东路的双拥社区老年活动室被陆陆续续前来接受义诊的老人挤满了,宽大的活动室显得有些局促,前来义诊的医生们认真地为老人们量血压、号脉、询问病情和开药方。当日,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组织志愿者,为双拥社区的老人们进行义诊活动。

    “现在政策就是好,真没想到不用去医院就能在这儿把病看了,他们就像雷锋在世,让我很感动,”今年71岁的蒋柏香老人拿着手中的药方激动不已。她告诉记者,她患有腿肿的毛病已十多年了,常年的腿脚不便深深地困扰着她和儿女们,让自己的腿好起来给儿女们减轻负担成了她最大的奢望。前几天听说社区要专门为她们这些老龄人搞一次义诊服务,今天她早早地就来到这里,希望解决多年的病痛折磨。

    双拥社区现有居民5000余人,老龄人口占到20%左右,大部分都是各个企业退休职工。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副调研员贺武明告诉记者:“去年‘学雷锋纪念日’,我们组织志愿者在社区邻近的街道十字路口协助交警维持秩序,今年我们与市老龄委合作进行义诊活动,今后我们还要把这种活动常态化,活动内容多样化,切切实实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时刻让群众感到雷锋就在身边。”  记者董枭

    风雪中的暖流

    “同志,红灯亮了,请稍等”“大妈,注意安全,遵循信号灯”……3月5日,又一个“学雷锋纪念日”如期而至。

    一大早,来自临汾气象局的8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在市区贡院街十字路口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虽说已是初春时节,但一场小雪还是让气温骤然而降。即便如此,年轻的志愿者们依然顶着风雪,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十字街头一丝不苟地忙碌着。他们时而给过往的行人指路,时而协助交警维持秩序,助人为乐的虔诚与欣喜汇聚成一股在风雪中暖人心脾的潺潺细流……“文明出行,争当雷锋,这个活动好!”家住市区秦蜀路的赵福明大爷望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竖起了大拇指。“要是这个活动能够长期开展就更好了。”“放心吧大爷。我们志愿者们会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今后只要有时间,我们会继续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听到志愿者们的回答,赵大爷咧嘴笑了起来。

    “雷锋精神应该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工作间隙,记者与气象观测员范亚辉聊起了参加本次活动的初衷,他告诉记者,“学习雷锋,并不是苛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点滴之间,你便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记者邱睿

    雷锋车队: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一大早,天空稀稀落落的飘起了雪花。早上8:30,临汾春秋出租车公司雷锋车队的25辆车排着整齐的队伍缓缓驶入临汾西站停车场。

    当天也是雷锋车队成立11周年纪念日,队员们想通过在临汾西站站外打扫卫生的方式为这个温暖的集体过生日,“我们用今天的活动纪念雷锋同志,用每一天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雷锋车队创始人张业平告诉记者。

    车辆停稳后,大家纷纷下车从后备箱拿出清扫工具。43岁的胡文奎在打扫时分外卖力,可是谁能想到他在家可是连扫帚都不会碰的人,“平常出一天的车,累得要命,回到家吃口饭倒头就睡,哪有精力干活。”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可是,这些为生计疲于奔波的队员们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不计报酬地帮助他人。

    工作中,雷锋车队的每一位队员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统一着装,仪表整洁,使用“您好”、“慢走”、“谢谢”等文明用语。李小刚是雷锋车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雷锋车队的司机不能拒载、甩客、拼车、乱叫价,遇到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可在市区免费乘车,要用温暖优质的服务回馈顾客。

    做好事不一定要做大事,雨天给乘客撑伞,给乘客提行李,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车,义务给外国乘客当导游、给乘客一个微笑……11年的时间里,雷锋车队从8个人8辆车发展到102人63辆车,他们把点滴温暖融入服务当中,把每一天都当作学习雷锋日,让乘客享受到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同时,他们还积极加入“春蕾计划”,支助失学儿童,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重阳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定点帮扶孤残老人……“出租车是临汾对外形象的‘窗口’,通过我们的行动带动更多司机、更多人讲文明、做好事,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雷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期越发呈现出旺盛的活力和闪耀的光彩。”张业平说出了每一位雷锋队员单纯美好的心愿。

    记者李卫红

     3月5日,在市区平阳广场,临汾蓝天救援队的青年志愿者们为市民讲解如何正确地对昏迷人采取急救措施,以此提高市民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本报记者魏华 见习记者孙国芳摄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