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的“幸福经”

2015-03-17 09:30: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蒲县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家,丈夫闫九如是蒲县第一中学的音乐老,妻子乔艳青是蒲县第一中学的体育教
,他用最普通的相处之道,营了一个人羡慕、幸和谐的美满之家。日,这家庭被评为“级平安示范庭”,着县妇联送过来的证明和奖牌,夫俩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个看起来十分平凡家庭背后,有么相处秘笈呢?

    “和”字当先
    “家以‘和’为本,以‘和’为贵。”是闫九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结婚20余年来,夫妻二人从没拌过嘴,这在外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可在闫九如眼中,这是和谐夫妻的基本要求。“每当生活中有不同意见时,我们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倘若遇到矛盾,那就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再敞开心扉,我们常常在和风细雨中便把家庭矛盾化解于无形。”平日里,有不少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乔艳青却有自己独特的“妙招”。“每月工资发下来,我们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合计支配,凡事商量着来,没有谁掌握财权这一说。”乔艳青笑着说,由于丈夫在学校身兼数职,经常加班加点,她便主动承担了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打理家务等劳动。乔艳青用默默的行动给予了丈夫持之以恒的支持和帮助。
    “孝”字为本
    百善孝为先,在乔艳青看来,根本没有公公、婆婆这一说,自从改口叫爸妈的那一瞬间,她的人生就多了一对亲生父母。
    乔艳青的婆婆用“贤惠、善良、朴实”概括了媳妇的特质,婆婆说,由于闫九如常不在家,媳妇对他们像亲生父母一样,解决老两口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不仅陪伴公公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使婆婆过上了充实的晚年生活。“母亲胃口不好时,她就会蒸点鸡蛋糕或是南瓜,还经常带母亲去广场散步,陪老人说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亲闺女呢。”闫九如说。
    不仅乔艳青如此,闫九如对岳父母也很尊敬。每逢节假日他们都要带上孩子,买些蔬菜和水果去看望老人。夫妻言传身教,孩子耳闻目染,传统美德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烙印,亲戚邻里都夸他们家是“幸福家庭”、孝敬老人”的典范。
    “助”字共进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热心肠”成了夫妻俩的代名词,无论是同事朋友,亦或是亲戚邻里,若有婚丧嫁娶之事,他们都会主动帮忙,有求必应。
    此外,夫妻俩还是标准的“和事佬”,积极协调同事、亲友以及邻里之间的磨擦和纠纷。每当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处,他们一家总会伸出援助之手,竭尽所能给予帮助。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非典捐款、扶贫济困捐助、灾区献爱心……哪里有捐献活动,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
    打开家中的抽屉,社情民意先进工作者”宣传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临汾市‘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群众文艺展演活动优秀创作奖”等荣誉证书多得数不过来。闫九如的家庭是普通的、平凡的,是幸福的、和谐的,愿更多的家庭能像他们家一样幸福祥和,愿和谐之花在每个家庭幸福绽放。
    □记者弓佩玉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