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达的“高铁守岁”

2015-03-17 09:30: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36岁的杨丽达从事铁路工作已经17年了,今年她在临汾西站过了一个“高铁守岁”之年。近日,记者听她讲述了春运那些事。
    别样的守岁夜
    作为客运值班员,杨丽达每天会走遍站内每个角落,除夕,她作为值班员陪伴高铁站过第一个新年。
    当天8时30分,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了。中午工作人员一起动手包饺子,然后将煮熟的饺子送给旅客,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希望能在火车站也感受到家的温暖。”杨丽达说道。
    19时以后,候车厅已经变得很冷清了,只有几名乘客,客运员和旅客们一起坐在候车厅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吃着瓜子、糖果,像一家人一样围坐在一起,说说想家的事。
    杨丽达今年遇到了几个第一,第一次在高铁站工作,第一次在除夕值班,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21时45分,送完最后一班列车后,客运员们完成了工作,而在其他同事都下班后,杨丽达和另外两名同事还要进行收尾,设备、门窗一一查过后才回到休息区休息。
    难忘的铁路情
    杨丽达和爱人都是铁路职工,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成了优秀的一线工作者,却也成了不太称职的儿女和父母。
    杨丽达和爱人在结婚之前就在铁路工作,他们因铁路相识,因铁路结缘。“爱人是高铁站的一名站务员,我们每天白天几乎见不着面,晚上回到家,累得顾不上说几句话就休息了。”杨丽达告诉记者,她只有一个儿子,但是从小到大都是由父母看管。有了家人的支持,夫妻二人才能够一心扑在工作上。
    作为客运员,杨丽达需要接车、检查设施设备状况、处理投诉以及随时为其他职位顶岗,每天连轴转的状态,除了身体的疲惫还要面对无数精神上的挑战。
    坚定的服务梦
    2014年,高铁时代到来,不仅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而且让更多的外地人来到临汾。
    “相比临汾站,西站的工作量比较大,每天都会有15对列车会车,较为集中的车次使得我们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每天几乎要工作15个小时,相当于徒步15公里。春运期间有53趟列车,而且选择乘坐高铁的人很多,客流量相当大。”杨丽达表示,为了应对春运,采取上下行车进站口分离的办法,用软栏杆进行隔离的方式,这也要求他们必须维持好秩序。
    相比老站,乘客会提早进站候车,高铁站都是随进随走,客流流动性很大,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很多乘客会在匆忙中遗落物品。杨丽达说,1月份仅站内遗失的物品就达到了几十件,站务员在站内不断地巡视,捡拾旅客遗失的东西。繁琐的工作,乘客高质量的服务要求,让杨丽达压力很大,但是她仍旧坚持着,在一线服务行业中兢兢业业工作。
    □记者郝海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