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买鱼时,为了省事每次都会让卖鱼的人帮忙杀鱼,这样一来二去,斤数就说不清楚了,就算知道斤两不足,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市民认为,称多称少关系不大,有的市民即便发现斤两不足,可是嫌麻烦也就不了了之。不少市民普遍认为,超市里的秤比较准,因此他们更偏向去超市购物。
随后,记者来到尧丰市场专门卖秤的商店,店老板透露,市场上秤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商贩在买卖过程中,会在电子秤上使用泡沫板垫到秤底,或是使用吸铁石来增加秤本身的重量;另一种是商贩在使用杆秤时做手脚。在买家不认识秤或不注意的情形下,商贩称重时会错开精确的斤两等。该店老板表示,买家总是想低价购买,而商贩要挣钱,就会在斤两上动手脚,这样既能让买家称心买走,还能赚到钱。此外,市场上按标准生产使用的电子秤,在出厂和出店之前都会进行标定,时间长了秤会出现偏差,使用者可以拿到店里重新标定。
除此之外,我市质检部门会不定时抽查市场上的秤,一经发现有不合格产品,会采取没收、罚款等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他们建议消费者自己要做到不贪图小便宜,到正规的市场购买东西。
记者郭秀婷实习生冯楠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