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查:老人频“犯糊涂”家属该咋办?

2015-06-10 10:22: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有关老人走失的事件频频发生。那么,老人为何会频频走失?他们走失后,回家的路又难在哪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该为走失的老人或容易走失的老人做些什么?6月6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希望老人走失事件减少的同时,可以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帮助那些走失老人回到温暖的家。


    老人走失

    市民郭女士说,她的公公婆婆容易迷路,偶尔会健忘,单独外出十分危险,让她既担心又害怕。“有一次我婆婆出去找不回来,我们找遍了她常去的地方都找不见,十分无助,等她清醒过来,才慢慢走回了家。想想真是后怕,我们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她,该如何避免这种问题呢?”说起这件事,郭女士直犯愁。

    6月2日,73岁的司女士走失街头,在秦蜀路东赵口被张二娃发现,询问得知是一位走失老人,围观市民帮忙报警。张二娃陪老人等来警车,看到民警把老人带上车后,他才放心离开。“我发现她的时候,她东张西望似乎在找什么,我问她问题,她都答不上来,不知道子女的名字和住址,只知道自己是襄汾的,我一直安抚老人的情绪,围观市民主动帮忙报了警。”张二娃说,能帮助老人回家是他应该做的,他希望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多留意独自外出的老人,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市民建议

    关于如何防范老人走失问题,市民各抒己见。

    “我父亲年龄大了,老犯糊涂,为了防止他走失,我买了一个追踪器。”市民晋先生说,他买的这款追踪器上有个号码,用手机向这个号码发送一条特殊指令的短信,追踪器就会自动回复所在的位置,没有时间陪护的子女,条件满足的话,可以给老人买一个。假如遇到紧急情况,真的有大用途。”“如今二维码已经普及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给生活带来便利,可以运用二维码这个方法。”杨女士说,以社区、街道或者家属自己为老人制作防走失二维码,戴在身上,如果真的走失,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能获知老人身份信息,帮助老人找到家属。


    民警提醒

    尧庙派出所的民警说:发现老人走失,应当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因为找到迷途老人的警情往往比求助寻找老人的警情要多得多,大多数迷途老人无法第一时间回家就是因为无法得知老人的身份信息,家人也未及时报警。工作中,民警通过公安信息平台对找到的老人进行比对,若家属报警,民警便可尽快将老人送回家。

    “家人的关爱是防止老人走失的根本。对患有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差的长辈,家人的陪伴至关重要。”另外,为避免家中老人走失,应长期在老人手、脖子等显眼位置悬挂写有家属联系方式或身份信息的牌子,或让老人牢记一位至亲的联系方式,一旦老人迷路或走失,能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如果老人不愿携带,可以把信息写在布条上,缝在衣服的显眼位置,这些方法十分简单有效。(梁娟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