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策划语:近日,网络上“偷孩子”的新闻疯传。一时间频繁刷屏的朋友圈消息让很多家长表示很担忧,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就该情况,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就学生放学后的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家长、学校及相关部门,为市民深度解析这一社会问题。
策划人 潘华玲
解放路小学学生放学
调查:独自回家藏隐患 安全意识要加强
最近,网络上、微信上都被学生放学途中失踪甚至被杀害的恶性事件刷屏,不少家长们很恐慌,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放学后,有没有小学生独自回家?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究竟如何?6月17日,记者对市区内几所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
上午11时30分,记者来到解放路小学门口,此时,正是小学生放学的高峰时段。每当班级走出校门,有的小学生跑到自己父母身边,有的小学生独自沿着人行道远去,有的小学生成群结伙跑进附近商店,还有的小学生与同伴追逐打闹十分危险。记者观察了三个班级的放学情况,每个班级至少有十名以上的学生是独自回家。
五年级二班的公姓同学告诉记者,因为家住在动力厂小区,离学校比较近,所以每天上下学都是她一个人,家里没有人接送她。
“从上了五年级都是我自己回家,虽然我很听老师和爸妈的话,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很担心,只要我迟回去几分钟,爸爸妈妈就会着急。”公同学说,一是怕她在路上被坏人骗,二是怕她到网吧等地方去玩,三是路上车辆较多,怕她发生交通意外。几分钟后,记者发现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准备独自回家。记者佯称迷路和她搭讪,问路之后,这名学生很明确地告诉记者:您想去的地方就在我家的小区附近。”并且一边说一边指。但当记者要求同行时,她犹豫了半天不说话,见记者好言相求,迟疑了一下才最终同意了。
记者在学校附近的公交站台前看到,许多小学生正结伴等候乘坐公交车回家。有的小学生手里拿着辣条,你一口、她一口地品尝着;有的小学生则翻开笑话书,围在一起看笑话;有的小学生则相互追逐打闹,等待公交车的过程颇为混乱一片。
上车后小学生们便拥挤在车厢后半部不断地吵闹,声音盖过了喇叭报站声。有的学生在车厢中嬉戏打闹,有的站在过道里玩猜拳,有的坐在同伴腿上,有的背靠在后门上。公交司机开口提醒,加上周围乘客上前劝阻,才稍有收敛。一名正在读四年级的男同学说,他家住在市交通局附近,每天都是自己乘公交上下学,他不喜欢有家人接送。但是,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在公交车厢里嬉戏打闹带来的危险。(梁娟)
家长:紧抓自防“功课” 护驾“宝贝安全”
都说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中宝”。儿童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众多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面对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问题,家长们又会给出怎样的答案?36岁的杨香家住尧都区府西家园。身为一双儿女的妈妈,谈起“安全”的话题,杨香不假思索地回答:自身加强多防范,父母教育做在前。”“儿子今年10岁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天上下学,我都是亲自接送,一次也不敢有闪失。毕竟那时年龄比较小,让他一个人坐公交或者步行回家,做家长的真是不放心。”杨香说,如今,孩子在解放路小学读四年级,作为父母,也想给儿子一个自我锻炼、独立的机会。
“学校离家不远,所以上四年级之后,我就尽量让他自己上下学。不过,身为妈妈,一定要将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坚决‘落实到位’,比如要告诉孩子,不要理会陌生人,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更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父母的同事、朋友、亲戚”之类的谎言,用最基本的“安全常识”让孩子做到自我保护。
同样作为家长,家住尧都区华州路九洲花园的郑绒对自己的儿子,一直奉行“亲自接送、一刻不离”的原则,用她自己的话说:“路面交通隐患多,自个接送才踏实。”“孩子在临钢小学读书,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远,所以就算工作再忙,我都会和我爸轮换着来接送孩子。”郑绒说,平日里,自己就对儿子反复拧紧“安全”这根“弦”,告诉孩子放学后不要乱跑,家长不能及时来接时,也要在一个固定的地点等候。“放学后,如果见家长迟迟不来,孩子就会在第一时间反映给老师,老师则会用手机与家长联系,学校在保护孩子安全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郑绒欣慰地说。(成华)
学校:时刻灌输安全意识 为成长编织“保护网”
“孩子们的安全工作是教育的头等大事。”6月17日,就在如何对待孩子校外安全的问题上,解放路小学分管安全的副校长陈临玲对记者说,给孩子们灌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她表示,安全知识教育应该是贯穿各个阶段、各个年级始终的,保护好孩子们的校外安全,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合力。
陈临玲说,作为学校,我们会时刻为孩子们灌输安全知识。比如,学校利用全体教工例会、班会、晨会等各种时机,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上学、放学、课间操时间、上厕所时,都会安排他们排队,以避免人群拥挤而发生踩踏事件。同时,提醒他们在外游玩时,也要避免‘一窝蜂’现象,提高防踩踏意识;在放学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红绿灯指示,预防交通事故;此外,单纯的说教肯定会让孩子们觉得单调、乏味,因此,学校政教处专门围绕‘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这一主题,采取主题班会队会、宣传版面、黑板报、小游戏、小节目等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增长知识,在情景小节目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建设家校共管体系。和家长及时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明确其监护人应履行的安全责任,全力保障少年儿童校外安全;与家长签定责任书,定期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将安全教育和培训延伸至学生家庭。(亢亚莉)
相关部门:勿信“流言蜚语”加强防范措施
关于网络盛传的临汾偷孩子事件,记者采访了南街派出所所长赵春怀。我们目前没有接到这类案件,这样的信息应该只是谣言,家长们要谨慎的去听。”赵春怀表示,一直以来,学生的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放学之后,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学生安全受到威胁,但是频繁出现“偷孩子”的新闻,大部分原因是一些不法分子人为炒作造成的。
赵春怀称,一直以来,公安部门对于学生安全的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历年对于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措施一直不断,与工商等多部门联合整治的‘脏、乱、差’;其次与学校协作,建议学校加强内部管理,例如保安力度,或者在学校设立护校岗。”赵春怀介绍说,这类保证学生安全的措施从未间断,他提醒家长们,首先不要轻信谣言,其次是加强防范意识。
此外,由于一些家长不能接孩子,或者迟点接孩子,导致孩子在放学后的安全无法保证。交警吉学峰表示,为了保证学生在放学过马路等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在放学之后都会安排民警指挥交通,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安全问题,会立刻采取相应措施。(潘华玲)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