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春运回家路:从艰辛到温馨

2016-01-25 09:26: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每逢春运来临,一张小小的票根成为千万人的牵挂。然而对于34岁的叶旭阳来说,这已经“不算个事儿了”。高铁动车越开越多,飞机票也日渐平价,过年回家再不用历经十几年前“西天取经般的艰辛”。

  “2002年之前,我一直在四川绵阳上学,从没出过远门儿,更别说体验春运时的拥挤了。”叶旭阳笑笑说,第一次的春运经历,是在2003年。

  彼时,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叶旭阳和同乡同学在得知学校放假具体时间后,立即前往火车站买票。当他们在购票长龙队伍中由“龙尾”逐渐变成“龙头”时,玻璃窗口那头售票员的一句“有票,但没座”,令他们回家心切的心情被浇了个透心凉。20多个小时,无座。这可怎么熬?当时的叶旭阳来不及失望,把钱递进窗口,说了句:“买吧,没座就没座。”

  当时,叶旭阳根本没料到接下来的行程中会发生什么,因为对于从没出过远门又在外求学半年的他来说,只要能尽早回家就行。然而当他踏上火车的那一瞬间,顿时傻眼。“车厢里都坐满了人。”他回忆,“尤其车到了西安站,过道、洗手处,就连车厢连接处都是人贴人站着,车厢里有人想上厕所都得低着头看好落脚的地方,挤着过道的人才能走过去。”

  透过车门玻璃,凌晨2点的月亮弯刀一样斜挂在天上。叶旭阳实在太困了,把肩上的书包放在车门处冰凉的地板上,坐在上面打起了瞌睡。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被列车员“小伙子,让一下,宝鸡到了要开门”的声音叫醒。起身时,同乡同学指着他黑色羽绒服底端惊讶地说:“看!车门缝里透进来的冷气都在你衣服上结霜了。”

  说到这里,叶旭阳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一条两厘米宽的白霜在羽绒服上那么扎眼。”

  经历过那次20多个小时无座回家后,此后每年放假,叶旭阳哪怕是稍晚几天回家都要买到坐票,“站着回家,太痛苦了!”他感慨道。

  毕业后的叶旭阳,为了家住临汾的女友选择留在这座城市,并凭借自己的努力,手头积蓄渐渐多了起来。如今的他,自己创办了一家消防设备安装公司,生活越来越好。

  “我们结婚以后,过年回绵阳都是坐飞机。”叶旭阳告诉记者,“我太清楚春运时那种人挤人的艰辛经历,不想让她(指妻子)也遭罪。”

  2016年刚过,叶旭阳就和妻子商量,先坐动车到西安,再从西安乘飞机到绵阳。“大西高铁开通后,我们回家更方便了。”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从临汾到西安两个小时左右,不仅快,还平稳舒服;从西安坐飞机到绵阳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而且价格也不贵。现在4个小时就能回到家,不用再像上学那会儿咣咣当当20多个小时才能回去。”

  “现在想想自己上学那四年的春运、暑运时候回家的经历,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别说硬座、无座了,就是让我20多个小时坐卧铺,我想想都觉得累。”采访中,叶旭阳无比感慨,“大概是因为上学那会儿年轻,能扛得住。现在要出门,就一个念头——要快!”

  打开12306手机客户端,叶旭阳递过来说:“我已经定好了2月1日到西安的动车票。忙了一年了,我们一家三口正好趁这个机会去西安玩一玩、逛一逛,给家人买点特产什么的。然后再从西安飞绵阳,回去和家人一起过年。”

  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