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年愿景大集锦

2016-02-08 11:09: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阖家团圆就是福”

  临汾新闻网讯 春节前夕,在江苏南通一处建筑工地打工的张健和另外两位老乡踏上回家的列车,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乡和亲人身边。“还好赶回来了,春运回家不容易啊。”刚回到家,张健庆幸地向妻子说。

  44岁的张健是汾西县的一位农民,此次外出打工有近半年的时间。去年前半年,他一直在汾西当地的建筑工地做水电工,但汾西县毕竟是座小县城,工程量小,他的工资是按天结算的,而他有时候十天半月都在休息,收入自然受影响。去年秋收时,邻村有位在南通打工的老乡请假回来收玉米,听老乡说待遇还不错,于是在秋收过后,张健和另一位村民跟着老乡去了南通。

  “出门才知家的好啊,可是没办法,要生存就要吃苦奋斗。”张健告诉记者,工地一日三餐有两顿都是大米,这让吃惯馍馍面条的他很是不习惯。其实,这不是张健第一次出门打工,每年他都会出去几个月,但一直没有固定的地方,“感觉哪里合适去哪里,但只要能在本地找到活,我是尽量不愿出门的。”张健坦言,虽然在外面挣得多,但各种花销也大。

  其实最让张健担心的是付出劳动能不能讨到工资的问题,因为之前就遇到过被包工头拖欠工资的情况,有的工地在招工时就要求压一个月的工资,这多少让张健他们感到心里没底。不过今年还算顺利,虽然工程没有结束,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老板还是准了假,并在他们走之前结算了一半的工资,剩下的钱在他们回家后也分文不少地打进了他们的银行卡。“听说现在国家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措施,我们出门打工更有保障了。”

  张健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多年来一直是妻子在家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他负责赚钱养家。当记者问到年后是否有外出打工的打算,张健给出了不确定的回答:“看情况吧,最主要的是能否遇到合适的机遇。”而谈及新年愿望,张健最希望的是能够就近就业,阖家团圆,既可以照顾家人,耕作收割,也能在农闲时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记者 李卫红

 

“走出另外一片天”

  临汾新闻网讯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白建伟和他的文印事业来说,是不大如人意的一年。“不得不承认,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图文快印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在本应是一年中业务量最大的岁末年初,他创办的图文快印店里却没能像往年那样红火。

  谈及新春愿景,29岁的白建伟笑了笑,说:“2016年,我希望业务量能再多一点儿,业务面再广一点儿,口袋里的钱再厚一点儿。”

  在白建伟创办的这家七十多平方米的图文快印店里,前台工作人员正忙着整理近期的业务单,并不时按着计算器,统计接单数量与价格;电脑前,设计师正为一家火锅店设计春节期间的宣传彩页,火锅店的负责人则坐在一旁和设计师不停地交流;喷绘机前,出图人员拿着样图仔细检查颜色是否准确。

  “目前进行的这些业务,都是在半个多月前商家定好的。合作的印刷厂家已经不接单了,我这儿也就不可能再有更多业务了。就算临时有商家来,顶多也是出个条幅什么的,留下来的这几个人完全可以应付。”白建伟告诉记者,由于距离春节越来越近而业务量又相对较少,2月1日当天,他就让部分员工提前放假回家了。

  白建伟坦言,从2010年创办图文快印店到现在,今年是业务量最少的一年。“一开始的那几年业务还挺好。但是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以前经常合作的不少商家现在都少做甚至不做广告宣传了,因为他们的生意也比较清淡。”他说,“现在像微信、陌陌这样的软件很多,有的商家自己申请个号,通过‘转发有礼’这样的形式直接在上面做广告宣传。我觉得这也是影响我们业务量的一个原因。”

  “几天前我和几个同行朋友一起聊天时发现,大家都遇到了这种情况,这是共性问题。”采访中,白建伟告诉记者,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图文快印的末路,而是一个选择出路的机会。

  白建伟自信地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怎么解决现状下传统印刷面临的困境。但我敢肯定,印刷绝对不会就此消亡,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巨大的业务量。”

  “有些商家常常拖欠印刷费。其实我也知道,不是他们不愿意给,实在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生意也不好做。”白建伟说,即便如此,他从未拖欠过员工的工资,每月15日准时发放工资。“我不想因为业务量减少而扣发员工的工资。他们中的很多都是从我创办公司一开始就来的,很敬业。我不能让他们的收入受到影响。”

  “既然当初自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我就没有想过退缩,也没有办法放弃。我知道(创业)很难。但是,再难也不能放弃。”白建伟目光坚定,“我相信,新的一年,我能找到一条更适合我们的路,走出另外一片天!”

  记者 卞志强

 

“相信明天更美好”

  临汾新闻网讯 踏着2016年的脚步,我们每个人也都在编织着自己的新年愿望,憧憬着美好生活。在新的一年里,农民朋友又有哪些愿望和期待呢?临近春节,记者在洪洞县辛村乡石南村倾听了几位村民的新年愿望。

  “在新的一年里,我的目标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平日里,用三轮车给工地上送建材的村民杨青拽向记者说出了他的新年愿望。

  今年46岁的杨青拽跑三轮车十多年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年前是赶不上了,等明年把轿车开回家肯定不是问题。”

  对于新年愿景,村民林文斌则表示,明年一定把现有的小吃店扩大好几倍。

  去年年初,常年在太原打工的林文斌注意到太原的小吃生意火爆,于是有了自己开小吃店的念头。在太原学习了三个月后,6月份他在市区平阳南街租了一间小店面开始营业。半年来,由于他做的小吃美味可口,逐渐被周边的市民接受,收入由最初的每天1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800元。林文斌告诉记者:“我真没想到只用半年时间,顾客会增加这么多,现在二十多平方米的店面已远远达不到顾客需求,等过了春节,我得在平阳南街附近找一个面积更大的店面,既能巩固老顾客、又能发展新顾客,相信明年的收入一定会稳增。”

  “回家一趟真是太不容易了,从深圳坐火车整整坐了33个半小时才到站,要是再晚几天我就能从广州直接坐飞机回临汾。”刚从深圳打工回来的村民王沙沙向记者说出了自己想坐飞机回家的愿望。

  对于常年在深圳打工的王沙沙来说,每年能回家过年就是一种奢望。“每年除夕不能跟家人团聚,看到别人的孩子从外地回家跟家人团聚,我心里真是羡慕。”王沙沙说,“现在好了,临汾到广州的飞机马上通航乐,回一趟家就几个小时,真是方便多了。春节过后,我就能坐飞机到广州,再也不用熬几十个小时坐火车了。千言万语一句话: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好!”

  记者 董枭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