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年愿景大集锦

2016-02-08 11:09: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迎接新生命到来”

  临汾新闻网讯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迎接新生命也成为很多家庭新年的期盼。

  2015年10月,在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看到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的新闻后,家住尧都区鼓楼北街的成女士马上转发到了朋友圈。“正好想要个猴宝宝呢!”“这是真的吗?太好了!”“终于等到了!”……看到大家的评论,成女士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朋友和她有一样的想法。

  “女儿今年四岁了,最近一两年,我一直打算再生个‘老二’。男孩女孩都行,主要是觉得一个孩子比较孤单。”成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一个弟弟,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总是会回忆起小时候和弟弟嬉笑打闹的场景,感觉很难忘也很美好。逢年过节回去,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十分热闹。“我们中国人最注重家庭文化,家里人多才会热闹啊!一个孩子毕竟觉得比较冷清,而且孩子长大后要为生活打拼,同时还要独自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压力会比较大。”成女士觉得,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两个孩子,无论对小家还是对于国家这个大家庭都是有很多益处的。

  之前,成女士之所以如此纠结于是否要二胎,原因在于既违背国家提倡独生子女的政策,而且如果第二个孩子出生,还要交一笔不小数目的处罚金。成女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生二胎,按规定我们要交两万多的罚款,相当于我和老公两个人半年的收入。所以我一直处于犹豫状态。”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成女士总是幻想着女儿身边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场景:两个小家伙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他们会因为争抢玩具而哭闹,但在成长道路上也会彼此陪伴……可是,一想到高额的处罚金,她犹豫了。

  成女士一边和记者闲聊,一边把新买的婴儿用品精心叠放整齐。记者笑着询问,现在就准备孩子出生用的东西是否太早,“不早不早,说不定明年的现在,我们家已经是四口之家了呢!”成女士的话语中满是喜悦和期待。

  记者 荀丹薇

 

“绿色出行靠大家”

  临汾新闻网讯 “公益顺风车临汾站的宗旨是,缓解道路交通堵塞,提倡低碳环保出行,树立无私奉献精神,重建信任共创和谐。”2月2日下午,沐浴着冬日的暖阳,享受着并不多见的片刻闲暇,公益顺风车临汾站站长程斌这样告诉记者。

  刚刚过去的一年,公益顺风车临汾站堪称驰骋全市公益领域的一匹成色十足的“黑马”,公益顺风车临汾站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社会关注的目光,为更多的人群所了解与熟知。

  这一切,都与公益顺风车临汾站站长,人称“文轩”的程斌半年间的各种努力与付出是分不开的。2013年3月,转业军人出身,长期以来热衷公益事业的程斌终于找对了“组织”,成为我市志愿者联合会的一员。“我在志愿者联合会中主要负责项目这块,而公益顺风车作为其中颇具新意的一个单项,我一直都想更多一些了解。”机缘凑巧,2015年年中,公益顺风车实现了从个项到专属的“蜕变”,程斌也不遑多让,成为公益顺风车临汾站站长。

  自打公益顺风车临汾站从市志愿者联合会的“母体”中脱颖而出独立运作以来,密集开展启动的一系列主题突出载体新颖的志愿者服务“动作”频频,令人刮目相看——2015年10月24日,公益顺风车临汾站走进襄汾邓庄养老院进行“暖冬慰问”;关爱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11月9日和11月21日,公益顺风车临汾站先后两度走进蒲县蒲伊小学,为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大量过冬的御寒装备;今年1月19日,与红丝带学校通力合作,公益顺风车“送爱回家暖冬行动”让绿色港湾的孩子回家的路途作别坎坷遥远,一路温馨感动相伴……

  其中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公益顺风车大力推行的顺风车搭乘服务。“私家车空载,既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向广大私家车主提倡公益顺风车,就是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减少出行的车辆,减少尾气排放,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为此,程斌专门成立了一个顺风车临汾站~车讯群,第一时间将有关顺风车的出行讯息发布到微信群里,方便有搭乘需要的“家人”及时与爱心车主取得联系。

  作为公益顺风车临汾站的发起人,程斌也为团队今年的发展制定了初步规划:启动公益顺风车进社区活动;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公益顺风车互信站”;文明劝导队正式成立;与山西师范大学合作组建分队;与周边各县及其他公益组织加强合作,谋求更好发展。

  “提倡公益顺风车,就是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2016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更多的私家车主加入到公益顺风车的队伍中,从而让我们的出行更加顺畅,更加低碳环保,让社会更加和谐。”程斌说。

  记者 王小庚

 

“木版年画火起来”

  临汾新闻网讯 平阳民间木版年画是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是中国“年文化”的产物。如今的平阳木版年画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名优文化产品,并逐渐从装饰画步入艺术品收藏行列。

  2月1日,记者采访了临汾平阳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赵国琦。2015年对于赵国琦来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他带领团队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山东省文博会、西洽会等高规格文化产业展览会,获得了多项荣誉。

  平阳木版年画在中国绘画史、木刻版画史、印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木刻版画史》称“版画之头,平阳启之”,又赞平阳雕版书中的插图为“古书藉插图之祖”。1993年,赵国琦的祖父赵大勇自筹资金创建了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这也是山西省第一个非国有制博物馆。2006年,平阳木版年画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为适应新形势,提升办馆质量和水平,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重新选址,按照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建造,总投资480万元。2014年11月完成馆内建设布展工作,总面积28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950平方米,并对外开放。

  多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赵国琦有很深的体会。他说:“平阳木版年画既要保护传承,又要积极创新。束之高阁、抱残守缺不行,孤芳自赏更不行,我们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赋予年画以时代气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平阳木版年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看准了“互联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赵国琦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后开发了“动动手年画”DIY品牌、礼品年画、科技年画、收藏年画四个系列产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6年,我们博物馆计划将重点推动木版年画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还将在博物馆功能的多样化开发上狠下工夫,多举办大型的文创性展演活动。我们的新年愿景就是让平阳木版年画‘火’起来,把它打造成临汾文化产业的新坐标。”赵国琦说。

  记者 陈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