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中行临汾分行以网络金融为纽带,强化“理念引导、机制激励、强优扶弱、服务创新、文化渗透”五个到位,不仅达到了获客、活客的目的,也打造了具有临汾地域特点的互联网场景金融,有效了带动各项业务的“弯道超车”。
理念引导到位,实现“两个转变”。由于地域的特殊性,造就了该行“两少一多”的特点,即人员少、机构少、客户多。为此,该行党委明确提出“两个转变”,一是对内要转变传统观念,运用互联网思维,把握金融服务本质,通过场景融合和数据洞察,重新整理固有业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模式创新;二是对外要转变客户认知,重点介绍网络金融业务的功能,引导客户了解和使用网络金融业务,让客户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接受,从不自觉接受转为自觉接受,通过网络金融业务带动其他业务“弯道超车”。
机制激励到位,调动“三个积极性”。该行围绕增量与提质,从三个维度加大网络金融业务考核,引导基层支行、大堂经理、柜员重视电子银行有效客户建设,做到质量并举。激励基层负责人,对基层支行的有效客户建设实行电子银行一票否决制,将电子银行作为基层行个人有效客户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大堂经理采取定性指标+定量指标考核,明确7项定性指标,将定量指标与电子银行客户建设、网络金融客户建设、渠道迁移相结合;将柜员的业务量奖励与电子渠道迁移率挂钩,迁移率高于全辖平均水平的调整系数为1,低于全辖平均水平的按照实际迁移率作为系数兑现,直接和其收入挂钩,此举极大地调动起了各网点、大堂经理和柜员的积极性。
强优扶弱到位,营造“四个氛围”。该分行将全市机构划分为两大阵营,鼓励第一阵营(各县域支行)竞赛向前冲,分享成功经验;对第二阵营(各城区支行)由业务条线蹲点调研,掌握一线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提出指导意见,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帮扶。通过强优扶弱,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该行个人电子银行新激活交易客户数完成率达104%,系统内全省排名第一。
服务创新到位,打造“五种模式”。该行针对所辖客户结构,量身打造了“五种营销模式”。一是引导营销,立足网点主阵地,充分发挥大堂经理识别引导客户作用,对前来办理单笔业务的客户,热情主动引导其体验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理财等。二是延伸营销,利用特殊节点和特定业务对存量客户开展网络金融业务营销。去年,该行利用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航天纪念币、生肖纪念币期间客户多的优势,引导客户网上预约,体验网络金融,激活了许多潜在客户。同时,该行主动与市人社局对接,自主研发并全渠道开通了居民医保缴费系统,引导客户利用网络金融办理日常业务。三是联动营销,跳出为做电子银行业务而做电子银行业务的思维,借助网络金融渠道,帮助各条线做客户拓展和维护。四是组合营销,根据客户生活习性,针对性设计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包,开展组合营销,并设置相应物质奖励,由内到外推广,既实现了产品包的标准化和流程化,也推动了营销的娱乐化。五是媒介营销,针对周边客户,依托中银易社区打造销售网络;针对农村客户,鼓励其使用手机银行;针对微商客户,建立小型微信平台,开展微信营销等等,通过量身定做营销模式,不仅网络金融业务量大幅提升,也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其他业务。所辖洪洞西城支行利用网络金融业务,不仅带动了产品营销,提升了有效客户数量,还拉动了存款,从一个后进网点变为示范网点。
文化渗透到位,培育“六种心态”。多年来,该行通过各种形式,将中行“追求卓越、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根植于每个员工心中。开展常态化培训,组织大堂经理前往北京玖富公司开展互联网思维拓展培训等,培育员工终身学习的心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举办道德讲堂,拍摄《我相信》MV等,培育员工积极进取的心态;开展员工职业理想和合规教育,培育员工担当责任的心态;组织登山、跑步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育员工坚持到底的心态;举办员工心理辅导讲座,建设职工之家,培育员工团队合作的心态;关爱员工,设立善行义举榜,培育员工知恩图报的心态。真正让员工个人发展、个人价值融入企业发展,实现了文化与网络金融业务发展的良性互动。(荀会琪)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