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直帮扶单位送钱、送物、送致富“金点子”

2017-01-19 22:10: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静)接近年关,各市直帮扶单位照例都在进行访贫问寒工作。记者近日看到这样的一幕:虽然室外是寒风袭人,可在种植大户李丰荣的土窑洞内却格外温暖。满屋的人在共商新一年全村如何发展的思路……原来是来自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帮扶的队员们又一次回到村里看望“亲人”们,并与贫困户又一次进行无缝对接、与村民促膝交谈。

  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不仅看望贫困户和老党员,送钱、送物、送温暖,最重要的是给他们送来稳步致富的“金点子”。

  张才村是省定贫困县的贫困村,该村以玉米种植业为主导产业,是纯农业村,201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多方协调下,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完工并并网发电,年收入13万元左右,当年年底就完成了脱贫任务,但本着脱贫不脱钩的原则,驻村扶贫工作队继续探索致富路径。

  今年66岁的李丰荣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家里有不下十种收割农机具,种植和承包200亩玉米地。每年种植玉米和在周边村进行收割,年收入可观,带动农民增收,起着带头作用,可他却说:“现在大家不缺钱、不缺物,缺的是新的致富思路和理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农产品价格走低成为“新常态”,“价低难卖”,农民增产不增收,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工作队队员们和村“两委”人员结合张才村实际,商定新的一年实施两件大事:一是实施农业滴灌项目。恢复原有的人字坝进行蓄水,新建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水的问题解决了,就不怕天旱了,发展高效种养业心里就有底儿了,从而可增加农民的收入;二是发展养殖业。由于这两年玉米价格走低,百姓家中囤积较多,可走发展饲料畜牧业转化的路子,实现环保原生态循环的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补齐产业短板,朝着供给侧产业协调发展,真正让农民脱贫致富。

  工作队队长任捷生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虽然村集体有了收入,但咱们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不仅能让村民致富,还能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回村创业。村‘两委’一班人和驻村‘第一书记’要齐心协力,朝着制定的计划目标,带着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