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路位于河汾路北路东方向,属坂下社区管辖范围。南临幸福巷,是一条由西向东的倒“7”形巷子。虽然巷子口没有路牌,但是住在这里的老住户都称呼它为七一路。那么,这条巷子为什么叫七一路,在这条巷子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3月1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村民猜测 巷子何来
巷子宽约4米,沿着路口往里走,周边房屋以二层楼居多,由西向东行走约20米左右的时候,由于路东顶头是一家住户,这条巷子便往北拐了。记者随意走进了几家贴有“有房出租”的房屋,询问巷名的来历。但住户们大多说不出所以然。随后,记者来到了路西方向一户人家。
今年60多岁的茹姓住户猜测说:在这条巷子不远处有一条巷子叫做五四巷,听说是五月四日修建的,这条七一路(巷)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坐在一旁的老伴霍来生接过了话茬:这名字是村委会定的,听说是这儿以前有所学校,叫做七一中学,所以这条路就叫七一路(巷)了。”说着,霍来生指着院落周围对记者说,“你看,这间房子的地基,就是当时学校的位置,我哥以前还在这所学校上过中学,后来经过村里重新分配规划,我家批下了这块地基,在这里盖了房子。”霍来生介绍,以前坂下村整个村子地势很低,自家修建这座房子时地基提高了大约两米高。
“百年青杨”前世今生
为了更好地向记者介绍七一路(巷)的来历,霍来生还特意请来了自己的哥哥霍平生。
今年74岁的霍平生说:这条路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被命名为‘七一路’也就几十年的时间。”霍平生介绍,我是这所中学的第一批学生,那时我16岁,之前在这条路的路东方向有一棵青杨树,有几百年的历史,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来往周边的人们也都会习惯性地将它作为‘坐标’(即青杨树的东边、西边等)而且特别粗壮,需要四五人环抱,后来在修建‘七一中学’时被伐。”霍平生解释,那时候,沿着青杨树这个方向一直往东走,路特别长,可以通往现在的火车站,后来随着住户、房屋的增多,这条路形成了现在的倒“7”形,后来,青杨树这个“坐标”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因校得名 沿用至今
随后,记者来到了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坂下社区便民服务站。
对于七一路(巷)的来历,今年69岁的社区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宋兴胜肯定了两位村民的说法,同时他补充道:因为以前那里有所学校叫做‘农业七一中学’,所以被叫成了七一路(巷)。”记者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