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 临汾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017-03-09 21:30: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田野里,农民们在辛勤耕耘,播种中药材;产业园区,药材加工现场紧张有序、热火朝天;市场里,药材交易订单不断、供销两旺……置身于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滚滚浪潮之中,处处洋溢着农民富足的喜悦。去年以来,我市按照全省中药材产业崛起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促进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中药材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产业。

  立足地域优势 延长产业链条

  去年,全市家种中药材采挖面积20.69万亩,加上野生采挖、采摘总产量(干品)96623吨,总产值17.9亿元,全市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达560元。

  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市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了保障。去年,全市新种植中药材24.99万亩,加上上年留床面积21.76万亩、家种总面积46.75万亩。新增野生抚育面积1.43万亩,加上上年留床24.1万亩、野生抚育总面积25.53万亩,两项总面积72.28万亩。比2015年的70.12万亩增加了2.16万亩,加上有较大经济价值的134万亩野生中药材面积,我市的中药材总面积达到206万亩,主要分布在安泽县、襄汾县、曲沃县、翼城县、尧都区、洪洞县、古县。

  引进企业项目 带动农民增收

  2016年1月,我市16家企业参加了山西省农业厅、省金融办在太原联合举办的山西省中药材产业项目政银政企对接会。去年,市农委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契机,按照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会议精神,组织调查了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和建设项目,完成了75家中药材项目调查统计工作,9月对全市有影响中药材品牌进行摸底调查,同时研究出台招商引资政策,采取上门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发挥支撑引领效能,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古县在第九届牡丹节上,发布中药材招商引资项目5个,项目投资7.2亿元,尤其是临汾裕丰特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中药博览园建设项目”投资3亿元,集种植、科研、生产、销售、观赏、休闲、保健康复为一体,将成为带动县域经济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的有力引擎。

  安泽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支柱产业,该县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安泽县中药材“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启动了“安翘一号、安翘二号”连翘优良品种的选优培育工作。从7月开始,该县县长带领县果业中心相关人员,先后到山东宏济堂药业、河北以岭药业、北京同仁堂集团等国家知名制药企业进行考察交流,就安泽中药材全产业链的开发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襄汾县召开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当地中药材初加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摸底调查,积极建设中药材初加工企业,提高了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推动了襄汾县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开展技术培训 助力产业腾飞

  为了深入分析我市中药材生产实际需求,优先解决农户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市在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区域以及生产的各个时期关键节点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和服务,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整合创新推广,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加快新型农民的培育,打造中药材产业新药农。

  一年来,我市举办各类中药材培训班40余次,培训中药材生产人员5000人次,印发资料20000余份。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我市荒山、荒坡、荒沟和荒滩面积较大的优势,大力推进林下中药材和药用经济林发展。在安泽、古县、浮山等太岳山中药材优势产区以及西部吕梁山区,发展以连翘野生抚育为主的规范化道地药材生产基地30万亩以上。在襄汾、曲沃、翼城、洪洞、尧都等边山丘陵优势区,围绕生地、黄芩、远志、柴胡、丹参和芍药、牡丹等道地优势产品,推广多种发展模式,把中药材种植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建设集“药用和食用原料生产、养生休闲、生态保护及生态旅游、健康科普教育和服务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中药材农业示范园区和规范化种植基地,促进全市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王婧 )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