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修建油路、硬化路面,村民的出行方便快捷了;科学指导、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科学的种植养殖,鼓了腰包、暖了心窝;修葺深水井,让幸福水流进农户家,家家吃上放心水、人人脸上笑开花……隰县下李乡张村在一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得益于市残联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真帮实扶。
扶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市残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搞服务、依据村情做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因地制宜搞帮扶
“市里下乡会议后,我们驻村工作队没有急于进村入户,而是先到市里有关部门了解精准扶贫的政策。”市残联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国庆说,把这些政策都吃透了,掌握了资源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再到相关部门了解县里的产业规划和资源配置方案等,这样就收集掌握了大量的可用资源。
隰县下李乡张村共有6个自然村,总耕地4800亩,主导产业以传统的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为主,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户142户424人。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进村后,先和村干部宣传政策,让他们先了解上情,对张村脱贫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确保贫困户脱贫,逐步奔小康。
结对帮扶办实事
根据三步走战略,去年以来,市残联驻村工作队办了14件实事:协调交通局投资200万元修合石沟后山垣上的油路3公里;争取村村通工程38万元,硬化合石沟村里路面,现已全部竣工;投入2万元用于修葺村里深水井,现已修好并投入使用,与市水利局协商,申请到4000米水管,用于村里2800亩川地的浇灌;争取光伏项目80万元,在张村占地4亩,现已并网;为张村38名残疾人配发轮椅、拐杖等辅具;筹集4万元,补贴村民栽植玉露香自付部分资金;市残联下属4个单位筹集8万元扶持村里53个建档立卡户发展养羊业;利用市县残联就业技术培训项目,对村里有一定能力的43人进行农牧技术培训;出资1.2万元,对张村53户贫困家庭走访慰问;开展送戏下乡,联系开发区洪声源剧团,为张村送戏7场;介绍输送外出打工人员15人;通过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对8户残疾人家庭进行帮扶,每人补助3000元;协调交通局投资30万元,为张村大桥进行加固;利用省残联“一店三基地”项目资金15万元,为15户残疾人家庭每户发羊20只,2年内羊毛、羊绒、下的小羊等归残疾人家庭所有,预计每年收益8000元,借羊还羊,滚动发展,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真帮实扶惠民生
张村村民任汉民成立顺民益养殖合作社,发展养殖绒山羊,已经发展到300只羊,带动周围村民发展养殖业,合作社设备村民免费使用,防疫等合作社统一安排,免费为养殖户服务,同时安排15户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家属在合做社帮忙干活打工,稳定脱贫。这是市残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头创业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市残联加强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通过党员包联等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培训教育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实用技术。目前,全村发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6名,辐射带动23户增收。
“扶贫先扶志、同时也要扶智,用老百姓身边熟悉的人、真实的事来宣传扶贫政策,激励、引导贫困群众克服懒惰思想,树立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采访接近尾声时,王国庆表示:将提供更多的致富信息、致富门路,提供更多的帮扶措施,让更多的老百姓有想法、有干法、有能力脱贫致富。
(范韶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