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资料丰富教学

4名青年探寻临汾姑射山地质风貌

2017-05-17 21:49: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5月13日,4名青年骑自行车历经3小时翻山越岭,来到姑射山仙洞沟实地调查地质构造,并采集地质资料,为他们从事的地理教学采集教学课件和实物资料。“我们骑单车上山,用了3个小时,因为走得慢,沿途可以观察地质构造。”24岁的张锐锐介绍: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到仙洞沟了,之前在山西师范大学上学时就跟同学相伴而来。这里植被好,地址构造也很有特点,通过实地了解更有助于丰富专业知识。”4名青年中,张锐锐与曹宁、徐李朋是山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同学,2016年毕业后,他们走上了教学岗位;而另一名青年李金玉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财经专业的研究生,她也是一名地质学的爱好者。此次到仙洞沟,他们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通过拍照、采集资料等,并制作成地理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吸收地理知识。

  “仙洞沟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内,这里地质构造比较特别,有华北第一大嶂谷,有天然大山洞,有河水冲刷形成的特殊河床,并因此形成‘大乌龙潭’小乌龙潭’一线天’龙须瀑’等景点。这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很有特点,值得我们探索和发现。”曹宁说,而且,这些地质构造的特点通过实地查看更有助于教学。”“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在教学经验上有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多学习、多交流、多积累经验,而且我们三个人一起毕业、一起参加教育工作,都从事地理教学。我们通过分享教学心得,总结得失,了解了学生的需求,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成绩。”徐李朋说。

  张锐锐一行四人进入仙洞沟后,观察沿路的地质构造、地理特点,并通过植被特点在景区景点塔林处发现了“小气候”。

  “地理学上是有‘小气候’,我们在仙洞沟是第一次发现。

  塔林处的小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周围都是灌木,相对比较干旱。这一块却比较特殊,地下比较潮湿,长满了类似芦苇的水生植物。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个地方多山、多沟,下雨后的水流易于在这里交汇和留存,所以形成了小气候特点。”张锐锐介绍,通过实地调查、采集资料,不仅利于我们了解地质知识,通过制成地理教学课件,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