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亢亚莉)“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都会在院子里玩一会儿,可是看到半空中悬着的插线板,真令人担心,万一触电,后果不堪设想……”6月11日,家住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南孝社区某小区的居民王女士,对上述现象颇为担忧。
当天15时许,记者在该住宅小区看到,一根红色电线从4楼窗户顺窗而下,插线板离地面的距离几乎为“零”。而在它的不远处,同样有一个插线板悬在半空,触手可及。记者注意到,尽管充电器显示已充满,但并没有人下来断电。
看到记者拍照,一位张姓住户称,由于小区的车棚不能充电,楼层高的住户把电动车搬到楼上太费劲,于是这种高空充电模式成为很多居民不得已的选择。
此外,记者在广宣街兴隆小区、迎春街开发新村小区、五一东路晋旺小区等地均看到了类似的情景。而这一情景也成为了一些老旧小区的“惯性”。
采访中,虽然不少居民都知道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但面对充电难的现状却又不得不铤而走险。
“如果小孩好奇去玩耍,万一触电该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质疑,在南孝社区某小区内一名正在停放电动车的车主表示:一般只在充电时,家里那端的插头才会通电,而且,在楼上能看到电动车的充电状态,一旦充满家里的电源就会被拔掉。”然而,也有居民认为,由于插线板常年在外悬挂,一旦发生老化现象,很容易引发火灾。另外,任何人都有疏忽的时候,一旦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此,一些存在“充电难”的小区居民希望所在小区能提供一些便民设施。“比如,由小区物业建设一处公共电动车停车棚,专人负责管理,虽然掏点钱,但是心里踏实。”开发新村的张女士建议。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