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公安局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主题活动

2017-09-22 08:49: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娇) 9月21日,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第三个主题日“法治日”主题活动在平阳广场举行。市公安局与直属分局以法治宣传、与市民进行互动为主,向广大市民宣讲网络法律法规,识别网络诈骗的简单技巧,普及网络安全防范知识。

  近年来,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窃密、赌博、洗钱、贩毒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网络谣言等更是屡见不鲜,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活动现场,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假冒QQ好友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二维码诈骗等日常网络犯罪中最为常见的几种手段,并揭示了其犯罪行为特点;同时,还向市民发放了《网络安全法》《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等宣传手册,对每一种网络犯罪手段应该如何识别做出了详细解说。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其中多人曾接到过诈骗电话。“有次接到电话,说我小孩被车撞了,吓得我赶紧打电话给孩子的班主任,听说孩子还在学校上课,才明白这是网络诈骗电话。太可恨了!”提起自己曾接到的网络诈骗电话,家住广场附近的杨女士激动地说。

  今年70岁的张大爷在古玩城从事古玩生意。今年年初,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他店里的一件古玩获了奖,需要支付参赛费1200元。“幸好我防骗意识强,识破了对方的伎俩。”张大爷心有余悸地说。

  刚刚锻炼完身体的张大妈也有类似经历。“有人打电话说他是张大妈所在社区的,要给我发社保补贴,让我把银行卡号发过去。”张大妈不会用智能手机,只好去社区交银行卡号,去了才知道社区根本没有通知此事。

  对此,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话诈骗是网络骗局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讯部门对所有电话卡进行实名制认证,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电话诈骗的发生。市民若遇到电话诈骗,可及时拨打110报警。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个人上当受骗的问题,更是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安全问题,一些网络谣言的散布会煽动民众情绪影响社会动荡。广大市民要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克服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天上掉馅饼的时候也是地上有陷阱的时候,在网络上一定不要轻易地透露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家庭住址等信息,也不要轻易地点击不熟悉的网站、链接不熟悉的wifi,在扫描二维码时也要小心谨慎。如果上当受骗,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启动电信诈骗应急处置机制,在最短时间内追回赃款。

  据了解,网警每天都会在网络上查看各种信息,经调查发现是谣言等消息,会立即对发布人进行处置;他们还会根据市民举报,对网络上的消息进行追踪和调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