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成华)眼下,暑假来临,五花八门、形式多样的培训班、特长班、辅导班等成为了假期里广大学生和家长首选的“假期加油站”。然而,面对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应该如何选择才能谨防陷阱呢?“每到暑期,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就像雨后春笋一般‘争奇斗艳、抢占商机’,而铺天盖地的招生广告也不禁令广大学生、家长眼花缭乱。”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到假期,有关培训机构、辅导班等引发的消费纠纷也较平常有所增加。因此,广大消费者需要格外小心,谨防跌入“问题培训班”的陷阱。
“暑假期间,一些培训广告的宣传彩页中常常会出现,例如‘具有XX年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主讲;特聘名师执教;一对一授课等类似的宣传语,令消费者一时间难辨真假、无从选择。”该工作人员表示,暑假期间,涉及各类辅导班“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广告宣传内容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比如宣传单上声称教学环境好、师资力量过硬等。然而,去了一看,发现只有一间非常狭小且隐蔽在居民区里的单元房。至于授课老师,也常常是一些普通的中小学老师或者个别放假在家的大中专学生。
在此,市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报班前,应先了解培训班是否正规,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特别要看清办学许可证上规定的地点、范围、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合。
“同时,建议广大家长交费时,应主动查看收费单据是否为有效凭证,且相关凭证上的收费单位是否与实际办学单位相一致,谨防遭遇‘问题补习班’而稀里糊涂跌进陷阱。”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