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寒假子女归 期待变“堵心”

2019-01-24 20:41: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心心念念盼子归,怎想开心变“闹心”。连日来,随着各大高校陆续放寒假,思子心切的父母们,终于盼到了欢乐相聚的幸福时刻。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刚刚回到家中的学子们,却由于颠倒的生物钟和早出晚归的“房客”模式,不禁和家长们起了“冲突”。

    沉迷网游一人独“醉”

    说起自己的宝贝儿子,家住市区东盛华庭小区的刘女士,向记者道出几分无奈。

    “孩子刚上大一,头一次离家这么远外出求学,我这心里一直放心不下。总算盼到了放寒假,可谁知,这前脚刚进门,还没顾上好好和我们说上几句话,就抱着电脑和手机循环式‘折腾’。稍微多说他几句,就是一脸的不乐意”看着整天窝在家里的儿子,刘女士着实感到无奈。

    据刘女士介绍,儿子在太原理工大学读大一,放假回家后,除了第一天还和父母聊聊家常、说说贴心话,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觉,这一觉醒来便是“日上三竿”。

    “回到家的几天里面,基本上都是整天‘泡’在电脑上,不是看恐怖片、灾难片,就是痴迷于游戏当中,就算是上厕所和吃饭的时候,也不敢有丝毫耽搁。”刘女士说,本想和儿子交流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可如今,却总有一种人在眼前,心在远方的感觉,实在令人难受。

    派对不断 早出晚归

    一谈到放假回家的孩子,家住市区府西家园小区的张先生不禁一声叹息。

    “眼看临近年关了,总想着女儿好不容易放了长假,能帮着我们一起收拾、整理家务了。可谁知,从进门撂下行李箱的那一刻起,连她的面都难见到。张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在北京读大三,每年暑假、国庆等假期基本都很少回家,而是选择在外地游学或勤工俭学。因此,寒假期间,作为父母亲则格外期待与孩子团聚。

    “寒假期间,全国各地的同学都回来了,平时难得凑在一起,大家开心一聚也很正常。不过,在家里和‘住宾馆’的客人一样,做父母的心里感到很失落。”张先生说,本来还计划每天给女儿做做家乡菜,可孩子早出晚归的“日月模式”连品尝自己“手艺”的机会都没有,不免心中有些难过。

    换位思考 彼此包容

    快乐享团圆,彼此多包涵。我市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刘老师表示,针对以上家庭出现的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家长与子女相互包容,换位思考、彼此多一份理解。

    “由于大学校园的生活节奏相对比较慢,很多学生在作息时间上也比较自由,因此,回到家中,难免出现松散、随意的生活状态。而作为父母则希望利用难得的假期,与孩子多一些沟通与交流,多一些陪伴与互动。”刘老师建议,作为孩子,应当多多体谅父母的不易,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少一些游戏与聚会。同样,作为父母,也应当将孩子视为朋友,尽量寻找共同话题,多一份理解与沟通,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温馨。

    记者成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