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菜价“高烧”不退 市民购买有“度”

2019-05-09 21:28: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菜价涨得太快了,拿着100块钱去买菜,菜没买多少,钱花完了……”近日,高价蔬菜”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原因导致菜价上涨,而持续上涨的菜价又从哪些方面改变了居民们的消费方式?记者走访菜摊、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

    零售菜价普遍4元/公斤起

    “去年冬天,2.5元就能买一大把葱,今天早上去买葱,2.5元只买了两根,真贵啊!”“我这段时间都不买葱和蒜了,炒菜时就用葱头!”5月6日下午,在临钢二区一个菜市场内,两位老人正精心挑选着所需菜品,记者询问摊主得知,当天大葱的价格为5元/公斤,葱头3元/公斤,新蒜9元/公斤。

    其中一位老人买了一公斤黄瓜2.4元,一个茴子白两元(每公斤两元),一公斤土豆5元。“一般我们都下午来买菜,价格普遍比上午便宜点儿。”记者发现,老人在相同价格的土豆和茄子前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买了土豆。

    “土豆比较起盘,茄子蒸或炒都会‘缩水’。”老人表示,面对相同价格的菜品,她会尽量“优中择优”。

    记者在该市场随机统计了10种蔬菜的价格,其中九成蔬菜的单价超过4元/公斤,3元/公斤以下的蔬菜只有葱头、茴子白、黄瓜等,像豆角等蔬菜的单价接近14元/公斤。

    “组团”买菜更划算

    5月7日9时,记者来到尧丰市场,一向以批发为主的农贸市场内,多了很多“散户”,今天人还不算多,周末就跟逢集一样。”在一个批发茴子白的摊位前,3名中年妇女一边挑,一边忙着砍价,其中一人说:我们小区周边的菜市场,就数茴子白便宜,可一公斤也得两块多,在这里我们3个人一人买10斤,就能算批发价了,一公斤才一块多。”    另一中年妇女王女士说:我家住在平阳南街一带,以前买菜都去离家最近的商店,可现在菜价实在太贵了,在批发市场‘组团’买,有时能比附近商店便宜十几,甚至几十块钱,虽然离家有点远,但还是挺划算的。”王女士每周都会约上三五个老邻居,一起到尧丰批发市场“团”两次货。

    该市场一位卖土豆的批发商也说:以前在我这买菜的基本都是小商贩,散户很少,但今年比往年明显增多了。”该批发商分析道:今年的菜价确实比去年这个时候贵,去年土豆的零售价格是两元/公斤,今年土豆的价格是3.2元/公斤。不只土豆的价钱高,像辣椒、豆角、茄子也都不便宜。为此,许多人才组团买菜。”体育街一零售摊主李女士说,西红柿的进价将近4元/公斤,除了西红柿,豆角、茄子、芹菜价钱也都高。“这都是季节的原因,过两天价格就降下来了。”李女士说,价格偏高的蔬菜,销量就会少一些,以蒜薹为例,以前一天能卖两筐,现在两天才能卖一筐,哪种菜贵了,买的人就少了。他们每天给饭店配送的蔬菜,也会适当调整。

    “社区拼团”走进寻常百姓

    为了应对高居不下的菜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区拼团”悄悄进驻百姓生活中。“由于平时工作较忙,常常下班后,还得慌张地去买菜,不仅贵不说,关键还不新鲜,自从有了这个‘社区拼团’群后,我每天都看看,有些东西确实比市场要便宜些。”家住教授花园的刘女士说,前段时间,她加入了小区居民建的一个叫“社区拼团”的微信群,群主每天都会发布一些果蔬、鸡蛋、肉类等特价商品的消息。

    “碰到合适的就买点,早上下单,晚上东西就送到了小区门外的超市,挺方便的。”刘女士说,团购的东西要比市场售价便宜不少。

    飙高的菜价啥时才能回落?

    那么今年的菜价比去年要高多少?尧丰市场负责数据信息收集的工作人员魏巧芳说,每月他们都会将该市场内的所有菜价进行记录,根据收集的数据显示,今年的菜价比去年同期涨了0.2元—1.2元/公斤。

    对于菜价高的原因,尧丰市场蔬菜批发的摊主和零售的摊主均表示,每年的这个时候,菜价都偏高,这是因为本地蔬菜占市场的比例比较小,大部分蔬菜都是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运过来的。

    “今年,南方降雨不断,导致菜运不过来,而本地菜又没上市,市场供应不足,价格肯定会高。”批发商杨先生说,“通常情况下,许多蔬菜都会在清明过后大面积种植,等这批种植的蔬菜投入市场后,价格就会有所回落。”记者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