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人:公园“避暑” 勿忘安全与文明

2019-06-26 22:10: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划船嬉戏、漫步林间、尽享夏日惬意……“燥热”来袭,市区的汾河公园、古城公园、涝洰河公园便成了市民们的“避暑胜地”。但是,不少人在纳凉的同时罔顾安全与文明,不仅破坏公园环境,还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

  镜头一:孩子河边戏水 家长一旁“偷懒”

  每逢节假日或是“放学时光”,在各个公园内,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孩子紧贴在河边,拿着小渔网捞鱼或抓虾。家长站在一旁熟视无睹,或是玩手机,或是与他人热闹交谈。殊不知,危险正在悄悄靠近。

  日前,记者在汾河公园看到,一对双胞胎小姐妹在河边的假山上来回攀爬,不一会儿又将目标锁定为河里的小鱼。只见,她们先用捡来的树杈搅动河水,再拿小桶装满,紧接着将小渔网伸进河中。为了尽快捞取“目标”,她们探出大半个身体。做出如此危险的举动,着实令人捏了一把汗。而陪同她们而来的家长却找到了“偷懒”的机会,坐在河边的安全地带尽享手机带来的乐趣。

  此时,大片大片的荷叶、随风摇曳的荷花将汾河装点得愈加美丽,这也吸引了许多小孩子的目光。其中,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不畏艰险”,在浅水位用力拽出一片大荷叶。看到这种冒险的行为,在公园锻炼的赵姓老人立马上前劝阻,并带着小男孩去找家长。他担忧地说:“在水边随意嬉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家长应该管好孩子,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万万不可以做。”

  镜头二:划船忽视安全 救生衣成摆设

  进入夏季,荡起“双桨”、徜徉河面、欣赏美景成为不少游客的纳凉首选。在汾河公园和涝洰河公园的登船处,虽然工作人员为每名游客都发放了救生衣,但愿意领取和穿着的游客少之又少。

  “这么热的天,还穿啥救生衣,捂得多难受。再说,电动船好驾驭,不存在翻船的可能性。就算翻了,我也会游泳。”一名年轻爸爸满不在乎地说,给孩子穿上救生衣就可以,大人没有必要。真出什么问题,还有救生员来施救。

  游客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几乎都是大人带着小孩来划船,而抱有年轻爸爸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令人担心的是,有的家长只顾划船,任由孩子自由玩耍;有的孩子不时将手伸进水里,船身也随着孩子身体而发生倾斜。

  “带孩子出来玩,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即便孩子有救生衣‘护身‘,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保险’。当然,家长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保护。”游客陈先生表示,有时候,危险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公园也应加强防范,不仅要把救生衣发放到位,还要强制游客穿上。如果真的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镜头三:无视各种警示 文明抛诸脑后

  “禁止踩踏”禁止垂钓、游泳”……公园内,多处设有警示牌,提醒市民们文明游玩。可是,不少人依然我行我素,肆意践踏草坪、躲在河边“隐蔽处”偷偷钓鱼、在树上随意刻字等现象屡见不鲜。

  经常在此处锻炼的段姓老人提到:“一到春夏,来公园拍照的人很多。不论老幼,都喜欢站在百花丛中掐着盛开的花朵,有时用力过猛,连花带枝被揪下来好几株;要不躺在草丛里,把绿油油的草压下去一片,让人看着心疼。还有,有些地方明确标注为步行道,禁止车辆进入,但骑着摩托、电动、自行车的人比比皆是,不安全也不文明。”

  为此,段老道出心声:“公园敞开怀抱,欢迎每位游客到来。我们更应该有主人翁意识,保护好身边的环境,不给城市形象抹黑,坚决做到文明游玩,安全游玩,为自己负责,也为景区负责。”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