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蒙童开笔礼 养正启心智

2019-10-09 10:16: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启蒙描红

  临汾新闻网讯 礼拜圣人,敬拜父母、师尊,自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诵读《大学》,蒙师赠物……10月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蒙童开笔礼”在临汾新百汇南广场舞台举行,临风堂首届百城万卷绘中华活动同期进行。

  “开笔”俗称“破蒙”。开笔礼,是我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亦是古代读书人必经的“四大礼”中的第一礼。当天,来自临风堂书画院的42名蒙童头戴黑色书生帽、身着纁红色汉服长袍,开启识字习礼教育,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仪式伊始,蒙童们肃立于孔子画像前虔诚三拜,以示对至圣先师的敬仰之情,既而转身面向台下的父母、老师分别揖礼三拜,以谢养育之恩、教化之德。所谓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接下来的正衣冠环节,一众蒙童整理衣帽,以此开启了知书明理的第一步。在朱砂启智环节,启蒙老师——徐甜恬、刘敏旻两位校长手持朱砂毛笔,在孩子们的眉心处轻点红“痣”,以此寓意开启心智。而紧接着的击鼓三声,则寓意了“开蒙”。

  化育之道,撇捺两笔。在启蒙描红环节,蒙童们接过启蒙老师赐予的毛笔,饱蘸墨汁,依次在卷轴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笔画可谓简单,笔迹也显稚嫩,但其“先学会做人”的寓意不言自明。

  方才落笔,童声又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蒙童们手捧经卷,齐诵《大学》篇章,重现了古时童蒙养正,唯经为善的一幕。

  诵读完毕,正当人们还意犹未尽之时,一件件卷轴在场地中间铺展开来,临风堂书画院的首届百城万卷绘中华活动拉开了序幕。只见刚刚参加了“开笔礼”的孩子们四人一组,兴奋地就地作起画来。王思棋是其中的一员,她手握毛笔,不慌不忙地轻蘸颜料,落笔于面前的宣纸,只简单几笔勾描,纸上便出现了一只葫芦的模样。王思棋并不迟疑,继续点染勾画着,不一会儿工夫,一幅栩栩如生的《福禄图》就呈现在了眼前。

  眼见王思棋画得有模有样,在场外密切观察的妈妈严晓华点了点头,要知道7岁的女儿不过是今年暑假才开始学习的国画。而更令她欣喜的是女儿的变化,“孩子以前自主能力比较差,自从前两个月在临风堂学习了国学、国画和书法后,她的自主能力强了,也比以前知书达礼多了。”

  弘扬国学精粹,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临风堂书画院负责人介绍,该书画院倡导推行符合现代儿童教育心理需求的“教育解放心性”“国粹蒙养心灵”理念,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国学、国画、书法三课合一,特点是集书画创作教学、国学经典诵读、童蒙养正教育为一体,致力于为5一12岁儿童开启书香之门,提升学生高品质文化竞争力。

  出席活动的山西省中国画学会临汾分会驻会副会长兼展览部主任司京山,对蒙童们能够灵活地用画笔抒发情感惊讶不已。“国学、国画、书法‘三课合一’这样的教学模式,适合当代孩子的成长过程,也符合传统文化的传承规律。”他认为,孩子们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有助于蒙养心性,升华个人品质。

  记者 孙宗林 文/图


     

责任编辑:畅任杰

上一篇: 临汾:舞动龙绸献礼祖国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