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人利己 何乐不为

2014-01-05 20:02: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少数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公共环境和公众健康,而且损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各级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自觉维护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

自从数百年前烟草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烟草就迅速从王公贵族进入到平民百姓,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先断气,后断烟”,曾是许多铁杆烟迷的口头禅,见面让烟也成为“普遍礼仪”。

烟草不仅有提神防疲劳作用,还成为身份的象征,招待亲朋,拿出什么品级的烟,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方式,因此抽什么香烟也屡屡成为一些政府官员身价的标志。尽管中央屡次提出要严控“三公”经费,其中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可事实上,三公”消费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就是一些动辄售价过千元的高档香烟。

香烟的危害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的控烟活动也早成规模,可为何我国的控烟行动屡屡受挫,甚至出现越控越厉害的局面。笔者以为,一些地方把烟草的巨大利润当成发家致富的不二法宝,认为禁烟后,烟农受损,烟企受损,地方税受损。这也难怪,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当年营收7704亿,实现净利润1177亿元;2011年,我国烟草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10111.4亿元,实现工商税利7529亿元;2012年,烟草业的销售收入甚至超过了12000亿元,利润也大幅上涨。这么高的销售收入和利税,是各级政府怀抱金娃娃舍不得放弃的一大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禁烟效果不佳的原因,就是领导干部不带头遵守,下面的人不敢管,甚至讨好纵容,公共场所抽烟,看起来是小事,却反映出权力的傲慢与独尊。

吸烟可致癌,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发病率均明显升高,吸烟还对呼吸道、消化道造成影响,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在公共场合,被动吸烟者,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并不比主动吸烟者低。因为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一倍,苯并芘多二倍,一氧化碳多四倍。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的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产前死亡。

公共场所吸烟损人不利己,越来越让人讨厌。近几年,无论城市乡村,主动戒烟的人多了起来,主动让烟的人少了,许多公共场所明确告知,禁止吸烟。”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不顾公共环境卫生,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了公共环境和公众健康,而且也损害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

公共场所领导带头控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得民心,顺民意,既遏制烟草腐败,又还公务员健康之身,利人利己,风清气正,何乐而不为呢!

(文/来祥生)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