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梁娟) “枕头乡通上班车了,乡亲们再也不用坐面包车了!”1月27日,记者接到读者吴女士打来的电话称,自2013年10月24日《临汾日报晚报版》刊登《油价上涨竞争激烈班车出局乡村“黑面包”撒欢拉客》以来,她一直关注着枕头乡村民们的出行安全,尤其是春运工作开展以来,她更是揪心这一事情的进展情况。
1月28日,记者进行了走访。据了解,针对枕头乡上述现象,尧都区道路运输管理局不仅开展了打击乡村面包车的行动,而且申请到了该线的班车,在做好考察调研、制订方案政策、加强内外协调、组织风险评估、招录驾驶员、培训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于1月25日正式开通了农村枕头班线公交线路,这意味着枕头乡村民们正式告别了没有客运班车的日子。
面包车非法拉客,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象。取缔非法客运,解决出行难,是枕头乡群众的共同心愿。为真正改善农民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尧都区政府、交通部门积极创造该班线开通条件,并通过多方运作,终于实现了枕头乡班线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了群众乘车安全,让群众们直呼很“过瘾”。等了这么久终于来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不仅有了班车而且规范化了,不再像以前那么乱了,前天我回家就是坐的班车,收费6块钱,感觉像在市里乘坐公交似的,真是太好了!”一位市民说。
据了解,该班线采取公交化模式运营,实行无人售票,循环发车的模式,票价6元一人。共投入投币式公交车6辆,按公交车载客标准载客,每日发18班次,班次间隔时间为30分钟,每日客流量近1500人次,将有效缓解长期困扰沿线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个乡镇的交通服务都能满足当地群众的出行需要,我们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村公交化模式的安全运营和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出行环境。”据尧都区道路运输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说,农村客运市场将向规范化管理不断迈进,他们会积极鼓励城市公交线路延伸至乡镇村庄,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都可以享受到公共交通的便捷服务。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