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有些学生选择了外出打工,有些选择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还有一些学生的假期生活被各式各样的辅导班“霸占”。2月12日,记者走近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把假期奉献给了“工作”,却从不喊累、不喊苦。他们说寒假生活因为有了工作更具价值。
“我成为了一名洗车工”
刺骨冰冷的凉水让李丽的手指肿大了两圈,第一次当洗车工的她,虽然工作很苦,但丝毫没有怨言。
李丽22岁,目前就读于同文职业技术学院,1月13日放假回到临汾,14日就在一家洗车店当起了洗车工。“我家境不好,只能依靠寒假时间多干一些活,减轻家里的负担。招短期工的地方少之又少,而且工资也不高,放假前一个月,我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洗车店。”李丽说,从2008年暑假她就开始在外打工,饭店的服务员,富士康做工人等等,曾经都是李丽的职业。
当李丽的妈妈问她,那么凉的水,你不怕?女儿回答道:不管水再凉,活再累我也要干。水凉,那我使劲儿干活,直到身上都发热,就感觉不到寒冷。”李丽说:我的生日是正月初五,往年在外地打工,不能和爸妈一起吃团圆饭,今年终于在家过了个生日。”
“我帮爸妈扫大街”
90后的王爽是一名环卫工人子弟,目前就读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她说,能帮爸妈分担工作是最幸福的事情。
“妈妈是一名环卫工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觉得这份的职业有什么丢人之处,相反,作为一名环卫工人子弟,我认为这项工作很光荣。”王爽说,春节期间下了雪,路上的积雪和冰加重了妈妈的工作负担,帮妈妈干活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在这个寒假,王爽连续7天工作在环卫一线,回到家扫地、拖地、做饭等家务活也不在话下。
王爽从初中就开始帮妈妈扫大街,就连妈妈的同事都不住地夸奖:“我在大街上见过这个姑娘帮她妈妈干活,大冷的天,孩子能跟着出来打扫卫生真是非常不容易。”王爽却笑着说:真正扫过大街之后才能感受到,父母为了养育我们,有多么不容易。多帮爸妈干点活,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记者 弓佩玉)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