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自省纪委启动“带案下访解民忧”专项工作以来,市纪委将开展此项工作作为贯彻省纪委重大决策部署、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放到推动全市转型跨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考量,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方式方法,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有效促进了信访积案的解决。
据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带案下访解民忧”专项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刘建勇介绍,活动开展以来,省纪委交办的122件涉纪信访案件,已查结上报121件,查实121件,查实率100%。其中,省包13件案件中,已查结查实12件,查实率100%;市包案件109件,全部查结查实。我市自选的96件涉纪信访案件,已查结上报55件,查实51件,查实率92.7%。同时,所有实名举报案件全部进行了回访,回访率100%。
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兆前在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我市带案下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全省“带案下访解民忧”典型案件通报视频会议和“带案下访解民忧”专项工作汇报会上,省纪委相关领导都对我市的工作予以肯定和表扬。今年1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官方网站还刊登了我市“带案下访解民忧”专项工作经验。
领导带头“接地气”,倾听民声“面对面”
只有点对点问政于民,面对面问需于民,才能真正为群众代言,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省纪委作出专项工作部署后,市委书记罗清宇明确提出:专项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载体,一定要精心安排,周密组织,认真落实,确保效果,以促进全市和谐稳定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岳普煜强调:干部带案下访工作是推动临汾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定要抓实抓好,有关部门要在工作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国荣坚持靠前指挥、亲自挂帅,担任市专项工作领导组组长,并亲自包联疑难案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带案下访,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亲自分析案情、约见举报人、研究解决办法。同时,围绕“四风”问题,积极查找新线索,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在全市形成了“改作风、理民事、解民忧”的良好氛围。截止2013年年底,市包案领导下访35人次,全市纪检干部累计下访1359人次。
创新机制“树正气”,化解民忧“实打实”
带案下访解民忧,就是要着力解决由于干部违纪和不作为等方面引发的上访案件,查处违纪人员,纠正违纪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使带案下访的过程成为体察民苦、了解民情、化解民忧的过程,成为纠正“四风”、改进作风的过程。
全省会议之后,我市按照“行动快、力度大、措施硬、工作实、效果好”五个原则,及时构建了“13456”工作机制,即1网,一张包联网;3访,带案下访、一线接访、驻村办访;4定,定责任单位、定解决方案、定结案时间、定结案标准;5包,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息诉息访、包稳定;6到位,对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涉纪)问题调查了解回复到位、对范围外的(非涉纪)问题协调督办到位、对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要求过高的教育到位、对无理纠缠的稳定到位、对触犯法律的处置到位。要求通过全员包案下访,领导带头接访、分片负责督办等方式,集中解决“四风”和涉纪信访疑难问题。
为确保专项工作不走过场,市纪委监察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包体系,由市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包县包乡,室主任包乡包村,科级干部包村包案,一般干部包案,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逐一建立工作台账,逐案明确化解措施和工作时限,并定期公开化解进度,通过领导包案督办、案件分解到人、一周一汇报、一月一汇总等方式,保证了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督办考核“聚人气”,凝聚民力“心连心”
解民忧才能暖民心。“带案下访”专项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前提,领导带头是关键,查处问题是职责,解决诉求是目的,群众满意是标准。通过常态化的督办考核,既确保了带案下访解民忧活动落到实处,也搭建起与群众的“连心桥”。
为确保“带案下访解民忧”工作取得实效,市纪委监察局成立督查组,对省、市纪委交办的重要信访案件和“四风”问题典型信访案件具体跟踪督办,一查是否纳入了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查是否解决了群众合理诉求,三查是否做到了息诉息访、案结事了。同时,坚持按照办结率、查实率、自办案件数、群众满意率进行综合考评,对连续两次排名落后的县(市、区),由市纪委领导约谈整改,并抽调审理室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专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还制定了“四个不结案”工作标准,即案件不查清查透不结案,处理不恰当不到位不结案,问题不解决不结案,群众不满意不结案。通过一系列举措,一些过去难以解决的跨地区、涉及面广的信访案件,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截至目前,专项工作督办查办阶段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刘建勇表示,下一步,市纪委监察局将通过“回头看”,对已查处的案件进行逐案复查审核,力求查清问题、恰当处理、群众满意。同时,继续加大考核督办力度,及时研究分析信访新情况新问题,在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上下功夫,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基层涉纪信访问题,以扎实的成效取信于民。(记者 郭强)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