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市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思路方法,抓落实、重实效,在积极开展机关纪律作风专项检查的同时,围绕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百里汾河经济带项目认真开展专项效能监察,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陆建平介绍,市纪委监察局认真履行行政效能监察职责,圆满完成了2013年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积极开展机关纪律作风专项检查。组成3个督查组,对各县(市、区)政府部门以及市直有关单位的上班纪律、在岗履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两轮暗访督查,共明察暗访528个单位和部门,发现有关违纪和违反效能规定的问题387个,下发效能督办函36份,责令48个单位进行了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对617名违纪违规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和责任追究,其中科级干部104人。二是突出开展重点项目“六位一体”推进情况专项督查,对全市394个省市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四轮专项督查和常态化监督检查,调查核实有关内容和事项185个,建立起394项省市重点项目督查台账,下发督查建议书和反馈意见书28份,督促整改问题129个。并进一步突出对省级重点标杆项目、转型综改项目、涉及民生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住房项目的监督检查,促进项目提质增效。三是认真开展专项效能监察。积极主动开展森林防火、洪洞县曲亭水库灾后恢复重建、水库安全度汛、淘汰落后产能和焦化行业兼并重组、食品卫生安全等专项效能监察,去年全市共开展专项效能监察21项,督查450余次,责令28个单位针对问题进行了整改,对15名有关责任人给予了党政纪处分,增强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严肃性。
工作开展有特色,机制运行和方法创新是关键。过去的一年,我市在效能监察工作中,创新机关纪律作风督查“三五工作法”,综合运用交叉检查、异地调配、模拟办事等督查方式,突出重点内容、重点对象、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五个重点,坚持按录像、询问、填报、查看、核实五个步骤,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重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电话抽查结合、随机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突击检查与“二次回头看”相结合的“五个相结合”办法,开展机关纪律作风效能督查。在效能建设中主要建立并实行了五项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效能办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合督查组,形成联合督查机制;建立了由纪委监察局领导包县(点)责任制和督查指导制,特别是在对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的监督检查中,实行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了“谁主抓、谁检查、谁负责”的监督检查问责制,层层落实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工作季报制度,各级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行政效能工作每个季度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并书面报告监督检查情况;每次督查结束后,都进行总结,形成督查情况报告,并进行督查通报。
2014年,我市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将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安排部署、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转变开展效能监察,重点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以及建设重点项目监察平台三个方面工作,加强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各项工作部署落实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机关作风效能明察暗访常态机制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围绕健全惩防体系,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实现重点项目建设监察电子化和管理信息化,促进重点建设项目提速、提质、提效。(记者 张玉萍)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