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购物 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4-03-18 14:00: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当微信朋友圈沦为“购物中心”,铺天盖地的商品图片是否令你眼花缭乱?当你迫不及待地打款后,等来的是惊喜还是失望?近日,家住贡院东路碧云轩小区的张奇第一次尝试微信购物,就被狠狠地“坑”了一把。

专业“杀熟”没商量

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突然要加微信,本以为是叙旧,没想到却是推销产品。“我同学自称和耐克、阿迪、匡威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厂有联系,能拿到一手货源,天天追问我有没有喜欢的款式。”张奇抹不下面子,就花了280元订了一双黑色新百伦鞋。

当包裹到手,张奇兴冲冲地拆开后,不由傻眼了。鞋盒破破烂烂,走线歪歪扭扭,鞋底居然是泡沫的,是最次的山寨品,估计连80元都不值。”看到实物如此“坑爹”,张奇顿时火冒三丈。

同学迅速打来电话安抚张奇的情绪,并透露她只是代理商,货物都是厂家直发的。随后,二人达成一致,同学马上给张奇退款,或者重新发一双优质的运动鞋,不论退款还是重发,这双鞋都当送给张奇的。

等待了半个多月,张奇既没盼来新鞋,也没等来退款。我给她打电话不接,微信留言系统居然回复对方拒收。”张奇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对方“拉黑”,顿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直接打款无保障

随着微信营销的风靡,宰熟”事件频频上演,各种被“黑”现象很普遍,交了钱货没影的,收到假货不退换的,甚至还有代购拉下线、找代理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购物狂”刘韵对卖家百分百信任,却换来一再的欺骗。

临近春节时,刘韵从微信上一位专做韩国代购的卖家那里预订了棉服、针织衫和打底裤,但等了半个多月,依然毫无音讯。“我一直等到除夕都没收到包裹,再次联系对方时,已经被对方拉黑,两千多元就这么打了水漂。”刘韵后悔不迭,我以前在她家买过好几件衣服,都是准时发货的,所以对她比较信任,没想到这次被涮了。”

微信卖家不需要通过任何卖家身份审核,就可以在朋友圈任意发布商品,交易方式也选用了极具风险的网银转账或汇款。因此,一旦产生纠纷,吃亏的往往是买家。“在微信购物主要是赌卖家的信誉如何,如果遇到骗子只能自认倒霉。若想网购,最好还是选有保障的购物平台。”刘韵无奈吐槽,熟人有时尚且靠不住,更何况在微信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没有保障的购物方式,还是能不买则不买。如果实在想买,应选同城卖家见面交易或是货到付款。”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