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集赞 是馅饼还是陷阱?

2014-03-25 08:31: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朋友圈集赞的消息有4条,麻烦没赞的亲们帮忙赞一下喽。”如今,在微信朋友圈里,集赞送礼的活动人气很旺。我市不少商家也开始流行一股“赞营销”的热潮,只要在微信朋友圈集够一定数量的“赞”,就能获得诱人礼品。这些诱人的信息被朋友圈的好友们大量转发,不少人更是纷纷召集微信好友们帮忙集赞。然而“集赞”真的可信吗?“集赞”后真的能够享受优惠吗?微信集赞是馅饼还是陷阱?近日,记者就对此进行了一番了解。

“免费送鞋子,是真的吗?绝对是真的!只要你想,你就会拥有。集齐66个赞送新百伦574棒球系列一双。”诸如此类的集赞优惠活动在微信上有很多。如果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点赞”字样,立刻会弹出几十个有关于集赞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我市,“集赞”也渐渐成为不少市民热衷的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本地商家也启动了“集赞促销”的新模式。

位于市区解放路的某珠宝店推出了一项集赞有礼的活动:每集一个赞,减少2元钱,集够249个赞就能免费领取一条指定款的金手链。市民郭女士就成功参与了本次活动,“我当时看到这消息时就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消息,并在一个小时内向我微信上所有的好友索要了赞,最终用两天时间集了249个赞。商家比较守信,我拿到了想要的手链,还是挺划算的。”此外,郭女士还参与过不少“集赞促销”的活动,“有一次参加了一家影楼的集赞促销,集满了58个赞,不仅拍写真优惠了不少,还获赠手机微相本一个呢。”不过,并非所有“集赞促销”的活动郭女士都会参加。她说,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转发了一个集赞换Dior香水的活动,但当集够赞以后,发现该微信号已经被限制了,打电话过去也一直占线,最终给出的解释是超限了,不敢接单。

因为参加过多次“集赞促销”活动,郭女士发现,现在微信上有不少代购的人,为了宣传促销也开始做集赞送礼,“这些个人既没有合法手续,也没有营业执照,实在让人不敢信”。

然而,市民许女士却没有像郭女士那么幸运,她就遭遇了集赞陷阱。“我曾经关注过一个旅行社的微信,说是集齐一定数量的‘赞’后,就能免费去海南旅游,我发动身边的朋友帮我点赞,但是集齐后却发现转发的微信链接没了,被商家删掉了。我觉得这就是骗人的。”许女士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同样遇到过这类虚假的微信内容,市民秦女士说,3月5日,她看到朋友分享了一条某商家“点赞”赢薰衣草小熊的消息,收集到66个赞就可以兑换一个澳洲薰衣草小熊,小许很是心动就转发了,并且开始“广微”好友,以求集齐“赞”数。好不容易集齐66个“赞”后,她3月8日兑换时却被告知,礼品一共只有20份,已经发完了。“第一次在微信上看到集赞换礼的活动觉得很新奇,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与了一次,却是这样的结果,感觉被忽悠了一样,以后再也不转发这类微信了,伤心了。”秦女士说。

记者在微信圈里发现,近期微信点“赞”活动转发量很多,涉及百货、汽车、餐饮、娱乐等行业,礼品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而从各个活动的微信内容看到,大部分活动规则基本一致,首先要关注商家微信,对于参与者收集到的“赞”要经商家确认,每个微信号仅限兑换一次。

记者查看了几个“赞营销”活动,发现页面上只强调集满多少个“赞”就获什么奖品,可对于奖品数量是多少,兑换具体要求等信息都未列出,这也使得兑奖完全是商家说了算。

通过采访也了解到,有的集“赞”活动兑奖时会被告知已经过了领取日期;有的商家会中途“消失”;有的则让你集满30个再集50个,永无休止……以至于朋友圈里一些好友吐糟说:“好不容易集了那么多‘赞’,最后商家来了句礼品已送完,这不是玩人嘛!”

对于此类行为,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参与者,应理性看待微信“赞营销”活动,目前多数“赞营销”确实存在噱头多、承兑少,因为参与者也没有付出金钱,就很难按正常的消费纠纷来处理。但是,按照《广告法》规定,商家只要发布了营销活动,就必须按合同约定兑现承诺,否则可按照虚假广告和宣传来依法处理。参与者如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商家涉嫌虚假广告、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就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参加集“赞”活动时,不能贪图小利,要特别小心诈骗和违法犯罪陷阱,参与前最好对商家进行了解,比较大而有名的企业信誉较高。在集满“赞”后,要通过截图等形式保留好证据,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