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转型综改实验区建设、服务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是市委政法委确定的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尧都区政法各部门立足本职工作,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将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与“六六创安”、“平安尧都”、“法治尧都”建设这条主线紧密结合,切实做到服务目标不改变、力度不减弱、责任不放松,努力为尧都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为了全力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尧都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部署。在年初政法工作会议上,区委主要领导就将服务和保障转型综改实验区建设、服务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工作进行了安排,成立了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和政法各部门一把手为副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出台了《尧都区政法系统服务和保障转型综改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由区委政法委办公室牵头,督促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区公检法司各部门不仅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还出台了具体的工作方案,确定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健全的领导机构,完善的制度方案,为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更新执法司法理念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全区共铺摆工程项目147个,奥特莱斯芭蕾雨、涝洰河生态治理、中国五矿采矿、城中村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我区有序进行,投资规模和推进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这些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诸多方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些隐形的、累积的矛盾,可能会借机爆发。政法各部门积极倡导柔性执法理念,努力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经济纠纷,积极主动地介入重点项目,帮助他们进行项目风险评估。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矛盾纠纷、治安问题和法律疑难,深度介入,及早发现,迅速处理。区法院、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区公安局在办理涉及重点项目和企业的案件时,讲究时机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办案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执法手段对转型综改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全程参与城中村改造、霍侯路改造、滨河东路南延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帮助。
丰富法律服务内容 提高法律服务效果
政法各部门根据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区法院紧紧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开展“保驾护航”活动,院领导带面,庭、室、处、队、局包片,法官蹲点,实行“一对一”服务。区检察院推行院领导包联重点工程项目服务活动,将“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重点项目法律服务落实到每一名班子成员,定期上门提供帮助。区司法局建立律师与项目建设单位“结对子”制度,为重大投资项目单位涉及土地、环保、规划、融资、拆迁、招投标、勘察设计等事项把关,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政法各部门通过主动深入企业和重点项目工程调研走访,送法上门,实施项目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体检、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等一系列专项活动,把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防范重点项目可能引发的治安风险和群体性事件,实现人民利益与项目建设的最大化。特别是通过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职能,从程序上引导,实体上指导,为转型综改和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促进企业和项目建设的依法、有序发展。
忠诚履行职责以平安促发展
根据服务“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需要,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四调联动”机制,区综治办、司法局同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初步建立了六个专业性调解组织。同时,充实壮大调解队伍。通过推选、聘用等方式,在农村(社区)实现调委会全覆盖,把德高望重、经验丰富、公道正派、群众信服的人员充实到人民调解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调解协调作用。区司法局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5起,受理人民调解8起,调解成功8起。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区公安局收集情报信息792条,解决信访案件27起,排查化解矛盾10余起,开展网络舆情引导15次,发表引导性贴文18篇,处置群体性事件60起。
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区公安局结合辖区社会治安的特点和服务“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实际,一是创新了打击手段。充分利用科技、网络舆情等多种手段强化打击职能,持续开展打黑除恶、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打击“两抢一盗”、治爆缉枪、打击电信诈骗、打击传销、破案追逃“六场硬仗”,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二是创新了整体防控。深入推进以视频监控为重点的“六网覆盖”工程,着力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一体推进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市区重点部位建成视频探头300个,设立治安检查站4处,清理各类重点部位20余处,排查隐患30余处。对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管制刀具、危险化学品等重点物品实施有效安全监管,强化监管场所安全防范,整治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隐患,严防发生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落实网络网址、网民上网、网络互动等实名登记措施,加强网络技术手段和管理力量建设,建立网评员和舆情信息员队伍,完善网上有害信息监测和查处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
强化社管中心职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发挥着服务“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眼睛”和“鼻子”的作用。尧都区在“三级网络”的硬件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为全区700多名网格长全部配发了3G智能手机。强化网格化管理,全面拓展“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对第一批配发智能手机的网格长进行了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3G智能手机的上传上报和工作运用。
同时,明确网格长、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其在信息采集、人口协管、矛盾化解、隐患巡查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功能和作用。依托乡村两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推动部门职能下沉,完善“一站式、一条龙”工作流程,为群众提供直接办理、代办协办等服务,实现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在社会管理中的枢纽功能,强化指挥协调、事件督办和查究建议等职责权限,建立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服务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服务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有效解决社会稳定突出问题的工作链条。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