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照亮心灵的镜子

2014-05-15 09:31: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日,我单位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周总理到革命老区——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考察调研四个昼夜,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与当地农民之间发生的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始终处在激动中,细节之处,眼眶发热。一部主旋律影片,有如此强烈的精神感染力量,让人意外,堪称近年来重大题材创作的新突破。

影片牢牢抓住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这个最本质、最突出的人格特征,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对周恩来形象的塑造出人意料地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新的震撼。自始至终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人民总理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对周恩来坐在炕头、门槛上与社员谈心的情景的拍摄和氛围的营造,真实地凸显出周恩来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就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除了人民利益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用真实的艺术细节去表现当时已承受很大精神压力的周恩来,面对群众的困苦首先不是指责,而是检讨自己这个总理没当好,向伯延的百姓真诚道歉,对犯错误的干部有批评更有理解和爱护,那样发自肺腑,那样催人泪下。

周总理从进入革命老区后,希望听到农民们的心里话,听到发自肺腑的声音。但是老区干部为了给国家分忧,为了让总理放心,不让大家讲真话、讲实话。欢送会上,端花”的表演者差点饿晕,孕妇饿昏在田地里,由于挨饿而没力气走路读书的孩子们,贫穷而没钱治病的教师,这些镜头没有逃过总理的眼睛,被总理一一记在心里。

周总理走到伯延,仍然鼓励农民讲真话、说实话,希望了解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可是农民的状态是什么呢,没人敢说,没人直接说。终于,在总理的再三恳求和真情感动下,挑水工张二廷勇敢地站出来,说出了大实话:希望取消公共食堂,安上自家的灶房,发挥农民积极性。

影片向我们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让人深受教育,也深受感动。对于因种种原因给群众带来的各种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公共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是何等严肃认真。村干部十分羞愧,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总理将四天在伯延了解和调查到的情况及时向毛主席汇报,第二天就解散了公共食堂。这种实事求是、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偏差的精神和作风,尤其值得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宛如一面镜子,照亮了我们的眼睛,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广大党员干部应当通过观看此片,深刻领悟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解决“四风”问题,更好地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让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