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湖南卫视一档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火爆上映,电视荧屏随即刮起一阵狂热的“亲子”热潮,《爸爸回来了》、《星星知我心》、《好爸爸坏爸爸》、《宝贝看你的》等等,这些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人们潜意识里对于家庭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渴望。这个“六一”儿童节,让我们尽情享受亲子时光,给孩子一份最好的爱。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家庭都处于一种隐形单亲的状态,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的往往都是母亲,有的妈妈不得已在放学后还会带着孩子去加夜班。而孩子的父亲往往因为忙于事业、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
“你看吴尊带neinei的样子好帅啊,而且他真的是个事无巨细负责任的好爸爸,我得让我老公向他学习……”市民王女士在看了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之后对记者讲述,“外国男人的家庭观念其实特别强,并不会说孩子就是女人的事儿。在国外,经常看见超级奶爸抱着孩子在大街上、公园里游玩,在中国,全都是妈妈的事儿。”紧接着王女士说:“因为我老公是个生意人,平时在家陪孩子的时间特别少,可以说隐形单亲的现象在我们家很明显。这个‘六一’儿童节我送给孩子的礼物就是《爸爸回来了》,让爸爸当一次主角,带孩子一天。”王女士的老公陈先生告诉记者:“我女儿今年4岁了,之前都是忙工作,也是想努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这个‘六一’儿童节陪在孩子身边我才感觉到,享受每一刻亲子时光,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家住市区信合西路的白女士说:“我的儿子今年3岁了,这是他第一次在幼儿园里过‘六一’儿童节,为了陪伴孩子,更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小班的爸爸妈妈齐上阵,特别排练了亲子节目。通过这段时间的排练,我发现原本内向、害羞的儿子,在一点点的成长,他比之前更乐观、活泼了,也乐于和我们沟通了,遇到很多事情也学会自己思考了。”参与表演的爸爸郑先生说:“刚开始让我表演节目时,我还觉得很不好意思,总以为这是孩子的游戏,家长不必那么认真,但是真正参与过我才发现,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珍贵。”
假日期间,记者还走访市区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询问亲子游路线的市民越来越多,部分旅行社更是打出“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给孩子更健康的爱!”等广告语展开热情推荐。市区解放路某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很能接受带着孩子一同出游的观念,而且与父母出游的孩子正呈现低龄化的状态。我接待过一个最小的顾客,才6个月多一点就随父母国内游了。”
记者随即采访到带着低龄段孩子出游的黄先生。黄先生的孩子才两周岁多,但是已经去过北京、海南、厦门等地。“北京是9个月大的时候去的,海南是一周半的时候去的,厦门是几天前去的。带着年龄小的孩子出游虽然会很累,但这个过程中,作为父母,我们的收获也不少。”他说,“传统观念认为孩子没过周岁不能出远门之类的,但是我们出去旅游回来后发现,宝宝和我们其实都是有变化的。亲子出游让我们和孩子一同经历了成长,而且我们更乐意把孩子的课堂安放在各处,这样孩子的视野才会开阔。”
“这次端午节小长假恰逢‘六一’儿童节,很多平时忙于工作的家长都很想给孩子一个惊喜,过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而最特别的礼物就是和孩子一起,穿上一样的衣服,带着一样的童心,陪伴孩子过一个难忘的儿童节,也趁此机会,拉近我们家长与孩子的心灵距离,增进亲子感情,还能重温童年的欢乐。”家住市区贡院西街的王女士这个“六一”儿童节的计划是拍一套亲子写真。
“5月份我们接受的拍照预订特别多,大多数是想在儿童节的时候送给孩子一份礼物的。”记者采访市区贡院街某儿童摄影机构得知,“六一”亲子摄影在一个月前就开始接受预订了。“现在很多家长给宝宝拍纪念册或成长册都是带亲子照项目的,他们不单纯想留下宝宝的成长瞬间,而是更乐意伴随宝宝的成长,一起拍照留念”。影楼工作人员如是说。
除了亲子摄影以外,这个“六一”儿童节很多父母决定开着私家车,带着孩子去周边风景好的景点自驾游。市民陈先生就爱带着孩子在周末出游,体验亲子阅读。“其实出去过,你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会更加重视孩子在旅途中的教育。这个“六一”儿童节我送给3岁的女儿一套儿童绘本,出游的时候我会特意带几本,一面享受美景,一面体验亲子阅读。通过亲子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我觉得这才是亲子时光最重要的意义。”
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临汾分中心主任李元芳介绍,亲子旅行、亲子阅读等亲子现象的普及,反映了家长对于教育介入的深度和广度。父母的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任何感情都替代不了的,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也是金钱无法买到的。其实对于孩子的意义不在于吃了很多美食大餐,而是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大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除了物质层面的基本给予,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精神层面的关照和抚慰,在游玩中教会孩子认知世界、亲近自然、尊重不同文化、学会观察与发现,让孩子在知识面、价值观、道德、审美、实践等多方面得到成长,家长的温情陪伴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
本报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