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识上有了飞跃,关键在于如何将之化为现实。在农产品品牌树立上做得好的地区,往往重视强基固本,勇于实践探索。他们建基地、助企业、创品牌,深挖特色农业资源,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资金扶持和技术帮助等措施,求实创新,稳扎稳打,逐步带动当地的农业建设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和组织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吉县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吉县的苹果“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浮山品牌化农产品架起满足市场和农民增收的桥梁,正在双赢的路上越走越宽。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说明,只有政府部门把农业发展、促农增收放在了优先考虑位置,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抓实干不间断,精心培育的产品才能经得起考验,真正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为广大群众带去实惠。
(锡刚)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多掏两元打车费 真窝火
下一篇: “银发经济”何时才能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