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日报评论员
——四论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精神
作为临汾经济的主要支撑,民营企业选择什么产业、什么项目,直接关乎一个周期内我市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方式,也攸关临汾未来发展的质量和空间。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仍以煤、焦、铁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屈指可数。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占比逾73%,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发展方式原始粗放。
能否积极引导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尽早尽快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全面提升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长期来看,将会对我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造成深远影响。
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民营经济发展。市中小企业局和各县(市、区)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现有民营企业底数,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前瞻性强、符合临汾实际的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全市民营经济更好地发展。
抓大扶小,梯次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抓大”就是要抓好我市现有的大型民营工业企业,大力支持发展,力争做大做强,做成全省一流、全国一流。
“扶小”就是要按照“创办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小微企业、小升规”成长工程、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中小微企业形成有临汾特色的梯次规模结构,力争全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年均增长两个百分点以上。
科技创新,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含量。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研发活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市将设立中小企业技术中心专项奖励资金,对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并拥有技术专利、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奖励。
“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树立民营企业竞争力。
民营企业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重企业品牌打造,提升企业竞争力。市政府将对“两化”融合有较强示范带头作用的民营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和市级知名商标的民营企业给予财政奖励。
优化结构,民营经济更加丰富多元。我市民营经济大多集中在煤、焦、铁等第二产业上,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消耗较大,产品精深加工不够,管理水平低下,产业竞争力不强。要下大力气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炼等传统产业,同时要重点推进铸造、医药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我市还是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物流业发展同样前景广阔。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主动转型迫在眉睫。过去三十多年靠传统产业完成资本积累的民营经济现在亟需跳出“煤堆”找出路、转型升级谋前程。全市上下应积极引导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尽早完成向机械制造、电子设备、食品医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华丽转身,为其又好又快发展再添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