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确保全部脱贫
——十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指出,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举措,确保我市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要把精准扶贫的“规划图”变“施工图”“效果图”,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
精准扶贫,领导干部是关键。贫困地区人口脱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扶贫要靠谁?要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扶贫攻坚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以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要以高度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主动到一线查真情,真正走进农户家中,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要踊跃投身扶贫攻坚战中,深入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练,在扶贫工作中锻炼作风、践行“三严三实”,做时代和人民所需要的良将。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就一定能让贫困地区百姓过上好日子。
精准扶贫,精准”二字是核心。精准扶贫就是要做到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不能搞“大水漫灌”“一刀切”,而是要一对一“滴灌”靶向治疗”。如何才能精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扶贫之前深入走访困难地区和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譬如困难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今后有什么打算等等,然后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送去群众最急需的东西,使扶贫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将宝贵的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刀刃上。同时,扶贫还要注重“送智力”,对于有劳动能力又有望脱贫的人群,不妨为他们送去一些科学致富的信息和就业机会;或者帮助他们找门路、筹资金、闯市场,引导他们成功就业或创业,恢复自身造血功能。对于那些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要想法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衣食无忧。
精准扶贫,实在”二字是基础。扶贫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不喊口号、不走过场、不图虚名、不赶时髦,用真抓实干为群众夯实脱贫致富根基。做实做细精准扶贫,需要静下来、沉下去,认真查找“穷根”,实实在在地拿出解决的办法;要持之以恒,把工作往深里做、往细里做,要对扶贫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入户查看实情,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并及时帮他们出谋划策,拿出既治标又治本的举措,使他们源源不断地感受到扶贫的力量,最终彻底摆脱生活的困境。
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扶贫攻坚是一种责任,更是检验作风担当的一把标尺。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脚踏实地,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就一定能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尽快实现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