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给孩子补上“亲情”这一课

2017-04-18 22:20: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位妈妈讲了她的烦心事。三年前,她和丈夫去外地经商,将5岁的孩子交给乡下的婆婆和公公带。最近,他们将孩子接回了身边,却发现孩子和他们十分生疏,且身上沾染了许多坏习惯,性格非常执拗。这位妈妈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位妈妈不知道,孩子5岁就被交给爷爷奶奶看护,实际上是另外一种类型的“留守儿童”——异地留守儿童。俗话说“隔辈亲”,爷爷奶奶对孙子好,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不管老人对孙子有多么好,也不能替代母爱和父爱。血缘”是生理关系,不是感情关系,孩子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就会对父母感到生分。

  这位妈妈可能没有想到,他们不仅错过了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时机,更可惜的是错过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错过习惯养成尚可弥补,错过情感教育时机弥补起来就比较难了。很显然,孩子突然返回到父母身边,在他的心目中,父母如同“陌路人”,他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对父母没有与自己培养好感情的必然反应,是对自己受冷落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抗议”和“报复”。

  这位妈妈现在就像是接手了一个“别人的孩子”,她的艰难处境和无奈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出现上述情况,她和丈夫也别总是责怪孩子,要先反思自己的做法。既然父母和孩子感情已经出现疏远,就要先从弥合感情做起,要真心实意地爱孩子,用心读懂、看透孩子的心思和需求,在密切感情、增进信任上下实实在在的工夫,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抚养孩子的过程,对每一位父母来说都是一种磨炼。父母过去没有经受过这种磨炼,现在就要“补课”,悉心呵护孩子,主动加深跟孩子的感情。父母切不可心急,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孩子会慢慢体会到父母对他的一片苦心,会一天天好起来,信赖并喜爱自己的父母,共同拥有一个和乐融融的家。   郭璞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