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减负要落到实处

2018-03-07 11:33: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新学期伊始,从浙江省教育厅传来消息,该省明确2018年每个设区市应有至少1个县(市、区)先行试点,严格执行中小学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的规定,其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上午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并要求学校不得组织集体早自修,寄宿制学校也不得组织住校学生参加在校晚自修。

  在全省范围内指导实施推迟上学,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因而迅速引发社会热议。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脑科学研究表明,睡饱、吃好对这一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然而,睡眠在适龄学生中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上学时间早,很多学生无法在家好好享用早餐,往往在摊点上甚至是在路上匆忙解决,早餐的量和营养摄入都得不到保证。小学“推迟上学”,表面上看是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其实是一项关键性的减负举措。正因为如此,浙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交警部门负责人、学生、教师、校长等对这一政策普遍表示赞同和欢迎。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也有一些家长对此感到为难,因为孩子上学时间一旦推迟,可能会与家长上班时间冲突,这样一来送孩子上学就成了困扰。另外,许多家长在课业之外还为孩子报了各种特长班、培训班,这边时间多出来,有可能给培训机构留下“进补”时间,使推迟上学的政策效果打了折扣。对此,也有专家建议,这样的推迟政策应更趋人性化,建议学校设立弹性到校时间,从而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等。

  不管如何,推迟上学有诸多好处,但如何将这一举措化为减负福利,还需要有配套规定作保障。我们期待着这一举措能切实缓解小学“上学早、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为全国各地学生减负发挥更好的借鉴作用。

  郭 璞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