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对于青年一代的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尤其是新青年一代,要承担起肩上的责任。
想干、敢干、会干,就是新青年的标签,发展这样的一批年轻人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就能帮助更多的老百姓有了产业发展的新项目、新思路,增添干事创业的底气,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一批又一批新青年将到农村广阔天地,不断耕耘、不断成长,为扶贫事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最美医生”贺星龙放弃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医院,选择回到乡村当一名医生,以青年人的担当和责任守护起黄河岸边28个村的百姓。18年里,他出诊17万人次,背坏了12个医药包,骑坏了7辆摩托车,为大山深处的百姓带来健康。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80后博士关志洁放弃优厚的工作,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成立科技公司,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让村集体收入破千万,成为全国宜居村。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只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不畏艰难险阻、艰苦奋斗,才能拥有无悔的青春。青年们要深入基层,用真心、真情为群众脱贫出实效、干实事,用创新、奋斗的精神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风貌。同时,也要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思考、提升,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异地搬迁扶贫、低保政策兜底扶贫方面探索出更多新方法、新思路,才能为新时代的发展积蓄力量、为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希望。(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