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孩子刚刚参加完中考,这几天,每天都有辅导站打来电话,问是不是要让孩子上高一补习班,还声称有不少孩子已经提前进入了高中状态。这让家长很困惑,刚刚完成一场竞争激烈的考试,孩子身心俱疲,怎么可以又投入一场新的学习?
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都放了暑假,但是,笔者注意到,虽然有学校温馨提示“中小学生课外时间参加培训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建议把课外时间交还给孩子”。但“前脚出校门,后脚进辅导班”仍然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暑期写照。为了能在新学期占据优势,不少学生都在暑期进行了超前学习。
事实上,早就有专家指出,目前社会上的很多培训机构开设所谓的超前学习,犹如体育竞赛的“犯规”抢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其教授的方式更多地采取灌输,把教材的新课内容作为一种知识性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并辅助一定的强化训练,让学生短期内掌握一些结论性内容。由于教师授课缺少完整的教学过程,理科更是缺少必要的实验和亲身操作,客观上使得学生缺少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的结果将会导致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简单化,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而实际上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种学习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休息时间,导致学习过度,影响学生身心的调整和健康,而且让学生对新学期的学习失去了目标性和兴趣性。其对学校正规学习会带来较大的冲击,产生诸多隐性的危害。
据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对校外培训机构假期开展的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班严格进行审核备案。一经发现有超标超前培训内容的,要求培训机构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直接取消培训班次,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
为此,提醒家长们要理性拒绝培训机构的诱惑,从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健康发展入手,把假期还给孩子,别让暑假成了第三学期。(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