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不少大学生都参加了社会实践。他们或搞推销,或做家教,或组成社会实践团队参加各种活动。来自山西农大的小张同学告诉笔者,他们这群“98后”大学生,将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确定为进深山体验农村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和农民一起下地除草、施肥,劈柴、推磨,在帮村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之余,还要调查当地精准扶贫情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在农村体验半个月后,他们已经收获了不少感悟,感受到自身的成长。
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基层,了解基本国情、民情、社情。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见闻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也可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帮助当地老百姓切实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问题。从大一开始就在各种媒体实习的新闻系学生小周告诉笔者,别小看短短两个月的实习,如果能认认真真跟着老师学习的话,可以学到不少东西,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然而,也有些大学生是这样参加社会实践的。一所高职院校医士专业的学生小吴这样描述自己的社会实践:走访几个医疗点,找几个人问问情况,拍几张照片,回来再上网拼凑一份实践报告就算大功告成。一所高校法学系的大学生小丽告诉笔者,系里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了解当地农村垃圾处理情况,但因天气太热,她和几个同学大部分时间都猫在宾馆里“避暑”,最后只能靠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完成报告。还有的大学生甚至弄虚作假,找关系给实习证明盖个章交回学校就算完事。
社会实践的本意是让学生走出象牙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大学生既然参加了社会实践,就要珍惜这个机会,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技能储备在基层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用爱心回报社会,用所学服务社会。如果眼高手低、怕苦怕累、弄虚作假,那么这样的社会实践就变了味道,也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