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别让童年如此沉重

2019-09-25 09:16: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日,中国儿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显示,上学时,孩子们校外生活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做作业,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的近八成。

  尽管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不少减负政策,学校也在全力以赴落实,但受制于教育焦虑以及中高考压力等,不少地方的孩子依然作业负担很沉重,本该丰富的校外生活逼仄到只剩下学习。对此,一些家长是这样回答的: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不努力,将来考不上好中学、好大学,未来的人生就是失败的,与其未来失败,不如现在奋进。也有家长认为,其他孩子都在拼命学习,自己孩子不能比他们差,只能更努力,现在苦了,未来才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家长们的心理与期望可以理解,但需要厘清的是,现在学习不好不等于未来人生失败,现在学业优秀不等于以后拥有美好生活。校外生活大多花在写作业上,睡眠不达标,带来的不只是不可逆的身体伤害,还将失去对大千世界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好奇。纵观一些家庭和孩子,将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戴着厚厚的眼镜,做着厚厚的试题,除了学习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这样的“沉重”童年孩子能快乐吗?能有什么意义?

  其实,人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更强调创造力、合作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应该努力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在学业这一单一层面追求极致。家长完全可以在帮助孩子完成基本学业之后,为丰富其体验与生活阅历而留出空间。曾有心理学家说,心理问题源于童年经历,童年快乐和舒展了,无疑,孩子未来具有幸福感、成就感的概率更大。

  童年被作业所填满,早已不是个案。改变这种现象,首要从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入手,从反思教育观入手,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学业与未来、童年与人生的关系。只有心态正了,科学养育,守护孩子的幸福童年,孩子的未来才会更好、教育的明天才会更美。(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