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益民 许亚峰)今年,浮山县牢牢把握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一历史机遇,在推进“转型跨越、进位赶超”的大潮中,抓环境、扩投资、建企业、上项目,走出一条环境优化、产业升级、科技革新、循环发展的转型之路,不断引领跨越发展的步伐。全县今年新上58项重点实施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3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25亿元,占年度计划48%。开工在建项目44个,开工率76%。
强化基础建设 创优发展环境
“环境好了,大家都高兴来。这个新建的文化活动广场还没完全建设好,就已经有人在绿地上锻炼了。将来这儿一定会成为大家活动的好去处。”项目负责人乔文阁欣喜地告诉我们。
正在建设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是浮山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项民生工程。即将完工的文化中心,总投资1.1亿元,包括“三馆两院一库一中心”,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多功能影剧院、数字多厅电影院、文物库房、体育健身中心。文化中心的建设将极大地丰富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做强文化事业、做大文化产业、提升我县的文化软实力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转型跨越,基础先行。浮山县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城乡面貌、基础条件有一个较大的改观。文化旅游方面,县文体活动中心文体广场项目即将建成,新建职工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奠基开工,天山凤凰山庄和小郭村观光农业园区正在建设。教育卫生方面,新建的县示范幼儿园、中医院、妇幼院已经开工建设。城建方面,新建的烟草公司业务楼、公路段业务楼、中强35千伏输变电工程、集中供热、集中供气、保障性住房、农贸市场7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交通方面,完成了北埝大坝项目,张庄园区道路项目、古北线改造工程、林场道路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临浮线一级公路浮山连接线、浮山铁路客运站及站前广场等项目。
在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浮山县认真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重点就交通干道环境整治、县域出入口环境整治、市区和各乡镇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市容卫生环境整治、集贸市场环境整治、乡村环境整治、环境污染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建筑工地环境整治、公园绿地环境整治10项内容,进行重点整治,实现城乡环境管理的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同时,通过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坚持勤俭廉洁,从而把各级干部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划发展、干事创业上,为浮山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转型发展
近日,笔者在浮山县东张乡太平洋电缆项目建设工地看到,整齐的厂房排列在建设工地上,机器设备正在运进厂房,走进厂房看到工人正在忙碌地进行机器安装、调试,到处是一片忙碌地景象。
“到8月底将进行试产运行。”太平洋电缆项目负责人郑胜利告诉笔者。山西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是浮山县今年“落地”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完工后可实现矿用电缆、风能电缆生产力能力约10000km,年销售产值1.5亿元,创利税30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20余名;将于今年8月份可试产运营。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一直是浮山县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他们按照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传统产业效益提升、新兴产业亮点纷呈的发展格局。在煤焦化电产业方面,按照建设千万吨煤炭生产基地、百万吨焦炭生产基地、百万吨煤化工基地的目标,抓住综改试验区这一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煤焦化电产业。在铁矿冶金产业方面,继续推进资源整合,发展壮大新型材料企业,从而实现下游产业从“无”到“有”、传统产业由“弱”变“强”、新兴产业由“小”变“大”的“三大转变”。
截至目前,中强3万吨活性炭、太平洋矿用电缆进展顺利,预计8月份可试产运营;晋盛微晶石二期扩建、中强焦化、石材设备制造、玉杰食用菌循环经济正在加强施工,玉杰饲料生产线短短3个月内完成了生产车间建设、设备购置安装;翟底沟矿区铁矿升级改造项目完成了资源整合;橄榄油罐装加工已初步完成浮山分装厂的地质勘查和制造厂区的工程图纸设计,确定了“彼岸阳光”品牌。这些企业既包含新型材料产业,也包含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不但涉及方面广,而且技术含量高,已逐步成为浮山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成为浮山县转型发展的主要力量。
做大农业产业 打造现代农业
“今年全县设施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2500亩,其中春秋大棚发展了266个,仅年初这一茬平均每亩的收入都在10000元左右,农民对这个产业很看好,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浮山县农业委员会主任胡大庆告诉笔者。
近年来,浮山按照“321”的农业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继续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做强龙头企业,以中宝脱水蔬菜、玉杰食用菌、汉中洋核桃露、神山贡米、王峰黄花菜、百恒粮油、晋盛面粉等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做大产业基地。把核桃产业作为实施“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每年发展核桃经济林1万亩,到2015年全县发展到15万亩;重点发展50个以蔬菜、谷子、三樱椒、中药材、瓜果为主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专业村;继续扩大绿色谷子、优质小麦、高产玉米、高淀粉红薯、双膜覆盖西瓜、小麦复播大豆间作油葵等高产创建基地建设。三是做优示范园区,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继续打造以设施蔬菜、规模种养、加工转化、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到“十二五”末,力争把张庄示范园区打造成为一个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吃、住、游一条龙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元化山区丘陵模式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另外,要建立健全以工补农的长效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对农村进行结对帮扶,通过送信息、送项目、送技术,开发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现在正是黄花菜采摘的季节,走进浮山县张庄乡黄花菜种植基地,随处可以看到遍地的黄花、忙碌的村民。王峰黄花菜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峰说:“这是我们一年内最忙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得组织人员采摘,下午还要摘一次,每天都是如此。看看我们的黄花菜很新鲜吧!”浮山县托王峰黄花菜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和技术服务合同,已经种植黄花菜5000亩,真正把发展黄花菜作为带动一方群众致富、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来抓。
浮山县在做好转型发展的同时,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把文化的张力变成转型跨越的活力,要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发展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社会生产力。为了让“寨圪塔扁担精神”在全县得到良好继承和发扬,浮山县在全县积极开展了以“弘扬寨圪塔扁担精神、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创出浮山文化特色,实施文化特色化战略。今年重点建设浮山剪纸工艺园区,推动剪纸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做大做强浮山剪纸品牌。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