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从地上到『地下』

2012-08-29 08:0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图为已完工的蒲伊北路700米综合管沟。李建翠 摄


一条管道 多种功能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今年的城市规划中,蒲县把旧城主街道改造作为特色城镇化项目中的一号工程,聘请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设计,在全长3.8公里的蒲伊东西街、蒲伊南北街两条主街道下建造市政公用管线隧道,将供热、供气、强弱电等多种市政管线集约化地铺设在隧道内,实行统一规划建设。
据介绍,由混凝土浇筑的管沟宽4.3米、高3.3米,建成后,维修人员可以轻松进入、进行维修。与此同时,该县还将拆除道路两侧落后的砖拱排水涵,在准确衡量县城降雨量的情况下,使用最大直径达1米的双壁波纹管,铺设两道排污及排雨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彻底解决下水道渗水及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两大难题 合力应对
县城两条主街道同时施工,影响了2万多县城居民出行及百家店铺经营,该县交警部门出动30余位交警,在县城重要路段、十字路口设置交通指示牌、设立执勤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为居民出行保驾护航。沿街服装店、百货店、小吃店、土产日杂店等商户,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支持,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自5月份开工以来,工程面对着接踵而来的雨季,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基槽,影响工程及沿线居民安全,该县专门成立县城防汛领导组,并制订应急预案,设立24小时巡查制,不断加强值班巡视和隐患排查,并配齐应急队伍,为防汛做好了准备。整个汛期,一旦出现强降雨,城建部门及施工单位全员上岗,迅速赶往安全隐患点,动用大型机械及应急水泵进行险情排除,并调运水泥、木材对基槽两侧、高压电线杆进行加固支护,打了一场艰巨的护城保卫战。他们克服天气条件带来的重重困难,让工程不折不扣地向前推进。
一项工程 百年受益
地下综合管沟仅是旧城区主街道改造的一部分,在地下工程完工后,该县还将高标准规划路面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功能分区,其中,路面设计总宽33米,机动车道宽14米,绿化带宽1.5米,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各为4米,旧街改造完成后,将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减少道路安全隐患,逐步完善城市功能。目前,施工部门克服天气炎热、道路狭窄、管线复杂、机械难以施工等不利因素,加紧施工,预计10月底完成路面铺油。
“过去的县城街道拥挤,电线杆林立,现在实施旧街改造,对地下和地上同时规划,我相信工程完工后,蒲县会变得更加整洁漂亮。”县城居民吴小东说起旧街改造,露出期待的神情。
据了解,该县综合管沟工程按50年标准设计,而实际使用年限可以达到百年以上。
这条将被埋藏在地下的“看不见”的综合管沟,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是“看得见”的民生工程。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