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6 08:2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柴云祥)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应用,三年来,尧都区科技部门投资110余万元,先后在全区60个行政村建成科技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科技技术培训、强化信息服务,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显著成效。
按照“创办一所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建立一个农民科技阅览室,组建一个农民科研小组,建设一个示范区,培育一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一个专家大院”的“六个一”标准,尧都区科技部门将科技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科技中心、专家大院、农民培训学校、科技书屋、科研小组活动场所”五位一体的典型。
结合尧都区农村建设的实际,科技部门制订出综合科技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在场地建设方面,要求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场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1000人口以下的行政村,场所的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中心》领导组,建立健全农民书屋管理制度,组建农民科技小组针对本村的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养殖基地等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在培训设施建设方面,要求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桌椅达到60套以上,要有电视、电脑、光盘、音响等配套设施;在农民书屋建设方面,要求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图书达到1万册以上,并要指定专人负责图书的日常阅览和借读。
截至目前,已建成的60个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共发放物品书柜600个、电脑60台、电视机60台、打印复印一体机60台、音响设备60套,以及配套了科技图书40余万册,制作版面300余块。60个行政村的科技服务中心均达到了“六个一”的标准要求。
据了解,各村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先后围绕主导产业、农民需求开展了多次科技培训活动;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专家咨询活动;开展了农业技术的交流、探索,农民专利的申报、实施等科研活动;开展了科技信息采集发布活动。通过利用科技综合服务中心这块阵地,全区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应用,达到了助农增收的实效。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