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环境 任重道远 刻不容缓

2013-01-11 09:29: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理念首次被单独列出,并作重要论述,自此,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时,对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曾因满城花果而声名大起,也曾因环境污染闻名世界,倒数第一的“黑帽子”让临汾人喘不过气来。经过几年的努力,临汾人以铁腕治污的毅力,不仅甩掉了头上的“黑帽子”,还赢来了省级环保模范城的荣誉。

2012年12月12日,市委书记罗清宇就市环保局《关于市区空气质量有关情况的汇报》作出重要批示:夏、秋临汾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环境进一步改善的任务讲,此事任重道远;从国家层面的要求和社会层面的期待讲,亦刻不容缓。可以说,我们的环保工作、生态建设工作,依然是今后较长时期的中心任务,既有紧迫性,又有长期性,复杂而艰巨。

请小洪同志、卫东同志认真研究今年几条确定可行的意见和措施。改善和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平日管理和监控结合起来。总之,工程性治理和管理性控污都不能落后。落后不能成为临汾的代名词。

落后变先进 天蓝水也清

副市长陈小洪说,我市环境质量,近年来有了较大改善,但采暖季空气质量问题依然不容乐观;临汾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是一个社会焦点。关注率高,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得到无形放大;环境有所改善让有关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思想或多或少有些自满和松懈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市的环保工作始终围绕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紧盯污染减排指标不放松,以全面实施绿色生态工程为抓手,继续坚持“巩固、完善、提升、发展”环保工作指导方针,组织实施了建设百里汾河环保标杆示范区、工业污染治理提效提质、城市环境提质扩容、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等环境保护五大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力度,环保各项工作稳步健康向前发展。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2天,同比增加3天,其中一级天数达118天,同比增加10天,综合污染指数为1.678,同比下降1.2%。全市17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从全国113个城市排名倒数第一,到如今取得的成绩,让人欢欣鼓舞。

责任定到位 标杆做带动

2012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临发[2012]8号)。

同月,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发[2012]4号),向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颁发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状,将减排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

市环保、农业、畜牧等部门针对农业源减排等“十二五”期间国家新增的减排工作,在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现成模式可套用的情况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临汾发展的减排模式。我市采取了树立标杆,发挥示范点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大唐国际临汾热电公司脱硝项目、中水回用项目,星源钢铁集团烧结机脱硫项目,新金山特钢公司烧结机脱硫项目,晋源实业有限公司烧结机脱硫项目,立恒钢铁公司烧结机脱硫项目以及兆光电厂中水回用项目作为环保标杆示范建设项目。

水污染整治将原执行排污标准统一为执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并将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水源地、汾河区段作为重点,提出了管网建设、监测记录、排放标准、环境应急、保障措施、责任分工等管理标准。截止2012年底,我市共初步确定了11个标杆示范项目。

对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我市2012年安排9个示范项目,做到了干清粪和农业综合利用,部分养殖项目实施了沼气工程,全部做到养殖废水零排放,减轻了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对树立的环保标杆项目,我市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通过标杆项目的示范引领,各行业的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整体推进。

工业是大户 严把各关口

工业污染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大户,是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首要原因。发改、环保、经信等部门严格遵循总量置换原则,对工业企业分类处置,严格采取取缔、淘汰、关停、治理措施,削减排污总量,提高治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2012年以来,环保部门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年”活动,全面提高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共对102家企业下达了升级改造治理任务,对25家企业下达了停产治理任务,对35家钢铁企业、36家焦化企业、6家电力企业、19家建材企业制定了详细的治理内容、控制标准和完成时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钢铁、焦化、电力、建材4个行业和所有涉水企业作为“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年”活动的重点,全面推进减排项目建设;在水污染整治上重点提高排放标准;将市区和县(市、区)建成区作为工业污染综合整治的主战场;将“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实施范围内的所有污染源作为整治的重点。

按照整治工作难易程度,对不同的整治工作划分了不同的完成时限;分别制定了工业污染整治、水污染整治等具体行业整治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易于操作;对4个重点行业,明确了20项整治任务,并具体到96个项目;在污染整治实施方案中,市政府根据整治内容,细化了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工作任务,对各项任务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

市环保主管部门的每位班子成员,更是一马当先,分片包干,干在一线,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个个有重担的格局。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确保了全市“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目标再前进 全力保环境

2012年6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临汾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了我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工作。洪洞、安泽、蒲县、乡宁4县启动了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创模高潮。

在新的目标下,城区及周边企业搬迁、市区周边企业的环境监管、整治市区煤烟污染、整治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整治城中村环境污染、以点带面引深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提高标准深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一项项旨在为尧乡儿女打造更加优良生活环境的工作紧张有序开展,并取得骄人战绩。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布局就是路径,布局就是指向。报告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首次被单独列出,并作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

市委书记罗清宇也在批示中指出,此事任重而道远。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武卫东说,2013年是完成“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我市夯实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度环保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3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导,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继续坚持“巩固、完善、提升、发展”工作方针不动摇,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能力建设年、城市环境改善攻坚年、环保设施精细化管理年),全面实施“12369”战略工程:即咬定一个目标(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优化两个服务(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提升三大职能(监管执法、综合管理、宣传教育三大职能);突出六个重点(确保环境安全稳定、继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工业企业达标升级、水环境治理防范、农村环境保护引深拓宽、固废和重金属常态化管理);强化九项保障措施(推进三个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严把两个关口:环评审批关、三同时验收关;提升三个能力:环境执法、监测监控、环境信息;构建一个体系:全民参与);不断提升全市生态文明水平,真正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国家重视,政策支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现代花果新城正在形成,尧乡儿女再不会为环境污染而自卑,再不会因头上的“黑帽子”而抬不起头。

记者 郑轲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