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庚)去年以来,襄汾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十大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去年以来,襄汾县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县城数字电视全覆盖、五座高标准公厕建设、自来水改造、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和550户农村困难群众及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县医院河西新院门诊楼主体已完工;新初中已全面开工建设,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的主体已完工;新高中完成选址、勘测等工作,正在进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万盛源天然气工程陆续投入运营,8300余户城乡居民已用上天然气,目前正在加紧县城河西区天然气置换工作;特殊教育学校一期、二期工程已完工,正在抓紧辅助工程建设和装修。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一是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大力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中高考综合考评继续名列全市前茅,普通高考一本达线1153人,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医疗卫生条件全面改善。
全面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成果;加快基础卫生设施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了卫生监督所和汾城、赵康、南贾、大邓四所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取消“以药养医”,激发县级公立医院的运行活力;加强新农合制度建设,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支付医疗补偿款8820万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障了全县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实施人才强卫工程,公开招聘医务人员49名,医疗卫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加强。实施积极的就业和救助政策,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320人,创业带动就业7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69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75个;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发放城乡低保3384万元,发放医疗救助868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参加“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41.33万人次以上,征缴社保基金2.41亿元。四是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以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为目标,实施人口计生“温馨工程”,探索新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群众自治,构建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体系,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政策生育率、人口出生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要求。五是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按照全市“环境建设年”活动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整治,协调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省爱卫会检查验收;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县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9天,同比增加6天,其中一级天86天,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35,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六是交通事业发展良好。投资5634万元,完成了临襄线至上西梁、陶寺矿区道路、万宁至襄侯大桥公路建设工程;实施了滨河东路襄汾段、境内出入口门牌楼建设工程和县城新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完成了汾永线、襄侯线、赵神线等路段修复工程;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车辆超限超载始终控制在0.01%以内,保证了道路运输健康发展。
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始终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一是民主建设成效显著。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集中调研、建议督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等工作;支持县政协积极开展视察调研、提案督办、社情民意反映等活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对台等政策;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科协、共青团、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坚持党管武装,支持驻襄部队建设,双拥共建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安全形势稳定好转。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年活动,从严落实“部门主管、乡镇属地、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狠抓隐患排查、重点领域行业专项整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共排查安全隐患3301条,整改3278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三是法制建设明显加强。全面推进“法治襄汾”建设,持续引深“丁陶净土”系列行动,扎实开展“春季攻势”、“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打击处理和追捕归案各类犯罪嫌疑人278人,有力地震慑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狠抓公共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公路“三乱”、民爆整治、“三超一疲劳”、“酒驾”等专项整治,公共安全秩序明显规范;全面推进居住证管理制度,建立了流动人口信息库,管理服务更加科学高效;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网格化纵横管理网络,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四是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43个农村文体广场改扩建、9个乡镇文化站、126个农家书屋、14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内部设施配套任务;文明创建活动方面,创建国家级文明和谐乡镇1个,各类文明和谐集体211个;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方面,举办了春节社火表演、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大型灯展、广场消夏文艺演出、20多次大型书画展览,免费放映电影4176场,组建了农村广场舞、秧歌队30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五是信访稳定工作扎实有序。坚持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狠抓积案化解、十八大信访稳定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领导“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诉罢访、包稳定”六包工作制度,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信访网络,矛盾排查做到了网格化全覆盖。完善了司法、民调、综治、矛排“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效整合各类社会管理资源,深入推进信访工作。一年来,共办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21件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