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益民 许亚峰)去年以来,浮山县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全面实施片区扶贫开发、扶贫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工程,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扶贫工作惠泽数万名群众。
摸清底数,为扶贫工作打好基础。该县在全县9个乡镇185个行政村认真细致地开展了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截至目前,重新核定了133个重点贫困村,33个非重点贫困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涉及11506户,43829人,其中,扶贫户9811户,扶贫人口37016人;扶贫低保户1695户,扶贫低保人口6813人。
实施片区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从2011年起,该县实施片区扶贫开发项目重点发展日光温室500栋,黄花菜种植基地5000亩。项目涉及张庄乡34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3个;涉及农户2077户,8810人,其中贫困农户856户,3668人,项目总投资达7830万元。
同时,他们还建设了中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晋杰育苗中心集观光大棚和育苗大棚;成立了民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建800立方米保鲜库一座,并积极建设占地750平方米的农产品产地钢架结构批发市场;对乡村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施项目户进行培训,有效保证项目落地、发展、壮大,极大的增加了项目区农民收入。
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去年以来,浮山县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共培训480人。其中,培训西瓜种植技术1期51人,苹果修剪及病虫害预防1期101人,蘑菇种植技术培训1期55人,服装设计专业3期,培训279人。同时,还组织了5期科技培训,共培训830人次,其中种植类3期530人次,工作重点及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培训2期300人次。有效增强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尽快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去年以来,浮山县为135户500口人,实施了移民搬迁,涉及北韩、响水河、东张、寨圪塔4个乡镇5个行政村。有效地改善了农户的居住环境。
定点扶贫及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工作成效显著。去年以来,浮山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全年共投入885万元,新打机井14眼,旱井88眼,配套旧井88眼,新修渠管道21100米,解决17个村7950口人的人畜吃水问题,新修公路236公里,新建医疗站所60个。在基本农田建设方面,新增机修梯田800亩,新开发耕地320亩。其中,打坝造地320亩,恢复水毁地950亩,新增水浇地850亩。在教育及科技推广方面改建校舍58间1210平方米。
同时,浮山县92个帮扶村全部确定了以核桃、谷子、蔬菜、三樱椒、苹果、芦笋等为主的“一村一品”发展产业,18个村实施了扶贫亮化工程,有14个村实施了扶贫温暖工程。全县92支工作队在包扶村共帮助上项目81个,帮助引进人才51名,帮助引进技术24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先后投资3447万元,有效促进了帮扶村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