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剑指转型 打造发展新高地

2013-03-20 09:03: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宜文静)11座整合改造矿井竣工投产,形成705万吨生产能力;龙祥干法水泥、赢晟园精密铸件、万国全胱氨酸等企业迅速成长;“两个10万亩”建设卓有成效;马铃薯高新技术示范园竣工运营……一串串蹿升的数据,一个个惠民的项目,是过去一年蒲县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也是该县践行产业转型的生动注解。今年,蒲县县委、县政府把产业转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和基点,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降低排放、循环发展为方向,以人才、技术为支撑,以园区、项目为载体,加快产业再造,蓄势迎接转型跨越的春天。
    以工业新型化领舞转型,打造“一体两翼”新高地。“一体”,即工业园区。加快园区规划、设施配套、企业入驻,发挥规划的“灵魂”作用,聘请国内一流科研设计院所,编制县东、黑龙关、蒲城工业园区总规和详规,年底完成报批;发挥配套“先导”作用,统筹推进路、线、管、网建设,年内完成县东、黑龙关工业园区“九通一平”配套;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对接中电投、华电、中煤等大企业,引导前期项目入园建设,逐步形成板块经济,成为领跑县域经济的“火车头”。“两翼”,即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年内潞安黑龙、黑龙关,煤销昊兴塬,兰花兰兴,宏源官庄河、富家凹6座煤矿投产。启动500万吨焦化基地一期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250万吨焦化、20万吨甲醇、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生产线及余热发电、重介洗煤配套项目。做精做特新兴产业。龙祥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底局部试运行;太原煤气化东河煤矿煤机维修制造项目,年底建成投用;赢晟园、锦英、鑫永鑫、弘图铸造企业,扩建曲轴、铸管、叶轮、阀体生产线,年底形成5万吨铸件产能;大唐豹子梁风电供热项目,年底完成土建和设备招标,明年投用。
    以农业现代化拉动转型,打造“一园两业”新坐标。“一园”,即薛关农副产品加工园。引进国内知名企业进驻办厂,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深度开发核桃、马铃薯等有机农产品。实施核桃和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两业”,即核桃产业和马铃薯产业。核桃产业上,集中打造山中垣2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建成全市连片规模最大的集核桃综合管理、林下经济、核桃文化于一体的实景展示基地和样板示范区。马铃薯产业上,完善马铃薯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种薯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五大功能,推广种植优质商品薯5万亩、种薯5000亩、特色薯2000亩。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优质苹果、优质烟叶、小杂粮、中药材和特色养殖业,拓宽区域农民收入渠道,助推农民增收。
    以三产规模化提升转型,打造“一核两极”新格局。“一核”,即现代物流业。做大“点”,编制完成现代物流园区总规、详规,开工建设肖家沟煤炭集运站,建成一次性储煤100万吨、年发运量1700万吨的物流基地,成为西山最大的仓储、运输、配送集散中心。延伸“线”,整合培育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提高组织配送能力,实现物流辐射有效延伸。拓展“面”,规划建设县城、克城、黑龙关、薛关、乔家湾5个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工业产品、农副产品运输及批发、连锁和物流配送,形成覆盖城乡、快捷高效的物流网络。“两极”,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尽快确定保护性深度开发主体,整体包装、强势推介景区景点,力争建成吸纳力强、承载力大的4A级以上景区。做精线路,加快旅游公路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推出西戎故居—东岳庙—翠屏山—段云书艺馆—五鹿山—蒲园生态园“一日游”精品线路。做响品牌,通过古庙会及媒体、户外广告、参展推介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蒲县,神奇东岳”旅游品牌,提升蒲县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