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金翔宇)去年,蒲县作为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县,连续两次全省考核排名第一;城区河道治理达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全年造林4.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51.5%,跻身省级“林业生态县”行列……实现了向美丽蒲县进发的“优美一跳”。今年,该县县委、县政府继续坚持“山川秀美、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重点,以造一山林、清一川水、净一方天“三个一”保护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点面结合,质量并重,打造新的发展优势,让绿色和生态成为蒲县最靓丽的名片。
扩容“生态之肺”,造一山林。紧抓省里实施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树造林工程的机遇,以人一我十的气度和力度,高标准造林6.2万亩,其中临午走廊造林0.8万亩,“三北”、“天保”造林育林2万亩,城乡绿化0.45万亩,环企绿化1.25万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0.7万亩,经济林覆盖1万亩。特别是沿临午线第一山脊视线范围内,采取“规模造林,连片治理”模式,栽大树、大栽树,一次成林、彻底绿化,打造近似自然、层次丰富、逶迤百里的生态屏障,让绿色嵌入蒲县秀美山川。
修复“生态之肾”,清一川水。年内实施百里昕水河生态修复工程,全面铺开三大流域治理。
东川河流域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建设沿河堤坝、护坡,实施沿岸绿化,打造河道景观,建成一条绿色水景“彩带”。北川河、南川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河道清淤、堤坝建设、播绿造景工程,实现“堤固、河畅、水清、岸绿”。三大流域镇区和主要节点打坝蓄水、形成水面,初步具备涵养水源、调节局部气候、降解污染物功能,有效改善流域自然生态环境。
祛除“生态之疾”,净一方天。以铁的决心向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这影响环境的两大“杀手”宣战。推进“蓝天”工程。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三同时”制度,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严防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趁产业转移之机进入蒲县;治理城市功能性污染,年内天然气入户8000户以上,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推广厢式运输和封闭施工,减少煤灰抛洒和二次扬尘。实施“碧水”工程。全面升级改造煤矿、洗煤、焦化、铸造、建材、电力企业污水处理系统,推进企业污水再生利用、循环利用,实现达标排放;建成乔家湾、黑龙关污水处理厂,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中水回用、污泥无害化处理;加强北川河、南川河水源地保护,大力实施林木护岸、植物固土工程,严禁垃圾、污水入河,确保水质安全。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