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早8点10分,临汾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开出全市首张“营改增”通用机打普通发票;9点整,临汾市祥顺石化运输有限公司开出了第一份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9点38分,某个体户在乡宁县国税局成功代开一份机打普通发票……
一份份发票成功开出,凝聚着全市国税系统干部2个多月来的心血,标志着临汾市“营改增”试点工作成功启动。当纳税人手捧刚打出来的发票,满脸微笑的时候,国税人的心里也荡漾着幸福的滋味,因为他们深知,纳税人满意就是对他们最高的评价。
营改增试点工作就是全局的头等大事——
5月31日,全市营改增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到7月31日准备工作到位,这短短60天的时间里,要把省局下发的1625户试点纳税人逐一实地核实,同时还要和地税局协商,接收广播影视方面的试点户,做好各项繁杂的基础工作,这绝不是一句话的工夫。两个月来,全市国税系统一线工作人员自觉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把营改增作为头等大事,精心准备。
周到细致服务赢得纳税人信任——
营改增试点纳税人以前属于地税局管理,营改增后由国税局管理,管户接收的第一步就是实地核查,重新确认纳税人基本信息,办理税务登记。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他们深知:第一次服务就是第一印象,给试点纳税人服务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该局实施“一对一”服务举措,把试点户和税务干部“结对子”,明确工作责任。为赶进度,他们白天主动联系纳税人,上门核实信息,帮助纳税人填写资料,晚上加班加点进行信息录入,办理税务登记等内部基础工作。经过全系统税务干部的日夜努力,到7月31日,全市共接收确认试点纳税人1298户,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177户,小规模纳税人1121户(个体工商户222户,其他899户),圆满完成了全市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管户接收确认工作。
管户接收确认后,为了让试点纳税人了解掌握政策,该局在临汾国税网站开通了“营改增专栏”,及时发布营改增国家政策和全市营改增工作动态,方便试点纳税人查阅,同时开通12366咨询热线,接受纳税人电话咨询。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办税服务大厅显要位置设置营改增咨询台,设置营改增窗口,开通绿色通道,一方面接受纳税人咨询,一方面免费发放营改增政策宣传资料,让试点纳税人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周到的政策服务。
周到细致服务贵在从纳税人需求出发,从实际工作出发。7月份,该局紧锣密鼓地组织开展营改增政策业务培训,全市试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人员和一线税务干部同时参加培训,累计培训2500余人,实现了培训全覆盖。试点正式启动后,从8月5日至25日,该局再次集中时间开展申报业务模拟演练,经过国税干部手把手辅导,企业人员很快就掌握了各项业务。企业人员交口称赞:“国税局把我们当自己人,什么事都替我们着想,让人心里感觉很亲切,各项业务很快就掌握了”。
换位思考,解决纳税人的后顾之忧——
营改增实施后,纳税人最关心就是税负问题,担心营改增后纳税负担会加重。为此,该局组织收入核算、征管、货劳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的税负变化情况进行了宏观估算,分析纳税人的税负感受。同时,认真学习营改增相关政策和首批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召开试点纳税人座谈会、纳税人需求调查、深入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掌握纳税人需求,分类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
营改增后,由于管理主体的更换,试点纳税人对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办法、国税局的征管模式等方面都不太适应,这也给试点纳税人带来一些顾虑。为此,该局专门组织开展政策业务辅导,对全市试点纳税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由全市政策业务骨干手把手地辅导企业掌握增值税会计核算、发票使用和管理、申报表填写、申报流程等办税全过程,帮助企业熟练掌握营改增后的纳税申报,及时化解了纳税人的心中顾虑。
保证纳税人需求得到第一时间响应和满足——
营改增试点工作从准备到实施,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保证纳税人需求得到第一时间响应和满足?这是摆在该局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此,全局上下统一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全程纳税服务措施,把责任落实到人,公开办税人员电话、咨询热线,让纳税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帮助和解答。
把最终确认的1298户试点纳税人分配给151名税收专管员和45名县(市)局领导班子成员,要求每名税管员要对自己分管的试点纳税人从信息确认、政策辅导、业务培训、模拟申报、报表填写、纳税申报等所有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纳税人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和税管员沟通。同时,明确要求45名县(市)局长、副局长务必对分管工作责任到人,让试点纳税人感受到国税局的优质服务和规范管理。
(通讯员 祁慧珍 冯勋功)
责任编辑:邱睿